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培养身心健康素质良好的新一代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任务。要逐步发展儿童精神卫生专业,扩大专业队伍和服务面。省级的精神卫生机构都要设立儿童和青少年专科(或门诊)。重点开展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行为问题、适应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等常见病和心理问题的防治和研究。由南京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和其它有条件的机构牵头,发挥儿童精神医学组和儿童心理卫生协会的作用,培养人才,编写参考书,开展独生子女和学校心理卫生等协作研究。要加强和儿科医生及教育工作者的联系,共同参与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服务和教育。
二、有计划地推动老年精神卫生工作,为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作准备
要逐步发展现有的专业人员和设施,争取省级精神卫生机构设立老年病房和老年专科门诊,防治老年痴呆等常见病。特别是要发展老年病人的家庭治疗和家庭护理,对病人家属进行有关知识的教育,同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老龄问题委员会等社团共同组织老年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适当发展老年精神康复中心和社区老年精神康复站,并认真总结经验。北京、上海和其他基础较好的地区,要组织力量,帮助其他地区培训专科人才。
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
一、保证重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我国现有的科研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很有限,应努力保证重点项目的完成,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发扬协作精神,共同攻关。1982年全国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已时隔近十年,建议1992年进行复查,了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疾病的消长规律和影响因素。要开展精神疾病预防的研究,以减少或防止若干精神疾病的发生。老年和儿童精神卫生,社会心理因素和应激研究等,都是较大的课题,要组织分工,协作进行,要发挥各单位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特别是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科的研究能力和质量。
二、加强精神卫生统计工作
由卫生部指定一个机构,负责设计统一的统计报表,定期汇总分析,上报卫生部,并通告有关部门可利用现有统计机构增加精神卫生方面的统计信息内容,建议省级精神卫生机构装备计算机,逐步实现资料管理计算机化。
三、继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