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四)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

  1、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完善灌排体系。充分发挥现有灌溉工程作用,力争完成70%以上的大型灌区和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强灌区田间工程配套。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稳步发展牧区水利,建设节水高效灌溉饲草料地。

  2、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按照灌排顺畅、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林配套的要求,突出重点地区和关键措施,以完善农田灌排体系为重点,配套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培肥地力、机耕道路、农田林网等田间工程,力争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立健全农田设施管护机制,确保农田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3、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加强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提高产品适用性、便捷性、安全性。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进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协调推进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装备。积极推广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和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等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支持农用工业发展,提高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生产水平。

  4、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易灾地区生态综合治理,提高江河防洪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基本建成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内陆河流)重点河段治理。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农业灾害预报工作,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增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和调度工作,搞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完善农业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提高对农业灾害和突发事件等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加强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建设,开展主要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草原鼠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饲草料储备制度,提高牧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渔港建设,加快渔船标准化改造,提高渔业安全生产能力。

  (五)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金融、税收、信息等支持力度,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扶持壮大成长性好、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品牌创建。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组织模式。

  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合作社发展形式,鼓励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组建专业合作社。拓展合作社服务领域,完善合作社服务功能,支持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土地流转等合作。增强供销合作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农产品行业协会。

  3、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农村集体组织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

  4、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交易规范的全国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改造提升农贸市场交易和配套设施,加强集贸市场管理,规范经营环境,降低经营成本。规范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充分发挥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加强大型粮食物流节点、农产品冷链系统、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南菜北运”、“西果东运”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大力推进“农超对接”,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形成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农产品流通企业等各类流通主体,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

  专栏3 现代农业重点工程(略)

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一)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市场需求变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拓展农业功能,利用农村田园风光、山水景观、乡风民俗等资源,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和手工制品经营等。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支持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专业村、专业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