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纪正昆同志在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领导小组会议暨第一次工作组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现行标准化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国家标准的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工业标准占国家标准总数的73.5%,存在“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老化、缺失、交叉重复现象依然存在。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标准化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体系建设工程,对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系统地分析清理,调整结构,升级改造,提高总体水平,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实施体系建设工程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中央明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定了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了拉动内需的十项举措。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这些重大决策的实施,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标准化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尽快研制和落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需要的国家标准,完善国家标准化体系,保证各项投资工程规范运行和取得实效,发挥好标准的规范、协调、支撑和保障作用,是我们标准化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体系建设工程是服务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

  中央指出,我们谋求的发展必须是讲求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关系发展可持续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标准化工作是提高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国家标准体系作为标准化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标准化工作的成效,关系着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从服务科学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认真组织和实施好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

  (四)实施体系建设工程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国际标准化地位

  去年,我国成功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常任理事国,实现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历史性突破。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总体水平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ISO/IEC现行20000多项国际标准中,由我提出并主导制定的仅占0.25%;国际标准化人才也缺乏。加快落实和实施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推动标准化人才培养等保障体系建设,将有利于我国培养和造就一支过硬的国际标准化专家队伍,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的我国技术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扩大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是我们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