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印发《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的通知

  (四)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突出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既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干部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同时又要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使用、培养、举荐等各个环节对学生干部进行全过程培养。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学生干部。同时,积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教育,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使高校学生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各地各高校要围绕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保证每个学生干部在每学年参加两次以上政治理论学习,读两本以上理论书籍,撰写两篇以上理论文章。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的作用,充分利用已有的团刊、团报、广播站、红色网站等媒体,开辟学生干部思想政治学习专刊或专栏,积极鼓励学生干部发表理论文章,促进理论研究和交流,促使其健康发展。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构建全国、省(区、市)、高校三级培训的工作格局,分工负责,分层实施。在培训内容上,既要突出科学理论的学习,又要注重工作方法和领导能力以及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在培训方式上,既要充分利用现有团校、业余党校等有效形式,又要拓宽视野,充分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增强培训工作的开放性、专业性、科学性。在培训层次上,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干部,进行全员培训,又要突出重点,加大对学生干部骨干的培训力度。团中央、全国学联将以“全国高校学生干部菁英学校”为载体,每年对重点高校学生干部进行轮训不少于200人次;省(区、市)团委、学联组织每年对本省(区、市)高校学生干部进行轮训不少于200人次,全国总计不少于6000人次;各高校团学组织每年对本校学生干部进行轮训不少于400人次,全国总计不少于50万人次。
  (三)深入开展实践锻炼。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学生干部广泛深入地参与实践锻炼。一是组织学生干部在假期组队参加“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团中央、全国学联每年暑期组建1支规模不少于50人的学生干部社会实践总队;各省(区、市)团委、学联组建2支左右规模不少于30人的学生干部重点服务团队,全国不少于60支;各高校组建3支左右规模不少于20人的学生干部社会实践支队,全国不少于3000支。二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干部积极参加日常志愿服务。学生干部每学年应当参加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三是为高校学生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创造条件。各省(区、市)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努力在5年内在全国村镇社区建立学生干部挂职锻炼基地500个以上,实现10000名以上学生干部挂职锻炼的目标。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