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指标体系设置说明:
按照财政支出的功能,项目考评对象具有共同点,又具有不同点:针对项目考评的共同点,在财政部基本指标设定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共性指标进行了细化和分设,形成了“国家林业局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考评指标参考一览表”,包括2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其中确定了一级、二级指标,基本形成了具有指导性和参考性的三级指标。同时,由于各类项目支出的功能和目标又存在较大差异,在具体考评项目时,仍需对项目目标的设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个性指标进行分设,对这些基本指标中的三级以下的指标,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或选择,共同构成某一项目完整的考评指标体系。
2、指标内涵说明:
1)目标设定情况
指对预定目标的设定、规划情况是否科学、合理,能否体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依据的充分性:项目资金设立依据是否充分。
(2)目标的明确度: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是否明确。
(3)目标的合理性: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设置是否客观、科学,能否体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
(4)完成的可能性: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预测项目预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适用于项目实施过程考评)。
2)目标完成程度
指项目总体目标或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5)目标完成率=目标完成数/预定目标数×100%。
(6)目标完成质量=实际达到的效果/预定目标×100%。
(7)完成的及时性: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是否如期完成,未完成的理由是否充分。
(8)验收的有效性:项目验收方式的合理性、验收机构的权威性和验收结果的公正性等。
3)组织管理水平
指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和实际情况,逐步形成和运用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基础管理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信息支持系统以及由此形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措施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9)管理制度保障: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落实到位情况;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及时归档。
(10)机构人才保障:项目承担单位的机构、人员等支撑条件的保障情况。
4)效益实现情况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具体设置效益指标,分别体现其效益实现情况。
(11)经济效益:(略)
(12)社会效益:(略)
(13)生态环境:(略)
5)可持续性影响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具体设置相关指标,反映项目的本身长远影响和项目对外所产生的相关影响。
(14)项目的本身长远影响:(略)
(15)项目对外的相关影响:(略)
6)资金落实情况
主要反映项目的计划投入、资金到位等情况。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6)资金到位率=实际拨付金额/计划投入资金×100%。
(17)资金到位及时性:各项资金是否按项目进度及时到位。
(18)财政投入乘数=财政投入后带动其他资金投入总额/财政投入金额。
7)实际支出情况
主要反映实际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超支或结余情况、资金利用效率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9)资金使用率=实际使用金额/实际拨付金额×100%。
(20)支出的相符性:项目的实际支出与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是否相符,项目经费收支的平衡情况以及支出调整的合理性(只计算财政拨款部分)。
(21)支出的合规性:项目的实际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情况。
8)会计信息质量
主要反映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22)核算资料的完整性:项目资金投入、支出、资产等会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
(23)会计核算的真实性:项目实际发生支出的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准确和规范。
9)财务管理状况
主要反映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财务管理有效性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24)制度的健全性:项目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的完整性和合法性;是否有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并符合有关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规定。
(25)管理的有效性: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财务管理制度是否按规定有效执行。
10)资产配置与使用
主要反映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和资产使用情况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26)配置的有效性:资产(资源)配置是否满足工作需要,是否合理、有效,重要资产使用的保证程度等。
(27)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所有固定资产×100%。
3、建立三级以下个性指标的举例:
(1)服务对象满意率=项目区被调查人数中表示满意的人数(户数)/被调查人数(户数)×100%。
(2)单位投入森林覆盖率提高量=(项目实施后的森林覆盖率-项目实施前的森林覆盖率)/财政投入。
(3)单位投入新增人均绿地面积=(项目实施后的人均绿地面积-项目实施前的人均绿地面积)/财政投入。
(4)单位投入水土流失减少量=(项目实施前的水土流失量-项目实施后的水土流失量)/财政投入。
(5)单位投入森林资源保护面积=项目森林资源保护面积/财政投入。
(6)单位投入野生动物保护量=项目野生动物保护量/财政投入。
附2:
国家林业局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范本)
( 年度)
考评类型 实施过程项目考评□ 完成结果项目考评□
项目名称
项目编码 □□□□□□□□□□□□□
项目单位
(公 章)
主管部门(单位)
年 月 日
国家林业局 制
填报说明
一、本报告由项目单位组织填写,所有内容必须客观真实。
二、封面编写说明
1.“考评类型”:在项目所属类型后的方框内划√。
2.“项目名称”:须与项目批复文件中的项目名称一致。
3.“项目编码”:按财政部项目库管理的有关要求填写。
4.“项目单位”:名称用全称填写,不能省略,须加盖单位公章。
5.“主管部门(单位)”:名称用全称填写,不能省略。
三、报告内容编写说明
1.“预算科目类别”、“项目类型”等设有“□”的选择项:将本项目所属类别后的方框涂黑成“■”。
2.“项目起止时间”:需与申报文本中的起止时间一致。
3.“项目实施基本信息”:对“项目立项情况”、“本年度项目实施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的填写需做到数字准确无误,所列文件需真实存在,对不适合本项目的内容,需以“-”填满,不得留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