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安全数据库扩容工作的指导意见
(商调查发【2007】4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和商会,有关WTO事务研究、咨询机构,有关重点企业:
2006年产业安全数据库扩容工作列入商务部十三项重点工程。一年来,产业安全数据库扩容工程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新精神,进一步完善产业安全数据库,建以致用,在对外开放中切实维护产业安全,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产业安全数据库扩容工程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前瞻性、预防性的工作。它是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是服务于贸易救济和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程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商务部联系产业,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是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建设一个科学的、完备的中国产业安全数据库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家利益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产业安全数据库扩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建以致用、务求实效为原则,构建贸易数据与产业数据相结合、专业数据与综合数据相结合、样本企业数据与行业总体数据相结合、境内数据与境外数据相结合的产业安全数据库。工作思路是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实施项目管理、依托支撑机构、强化成果应用。
二、工作重点
(一)强化数据源建设。一是确保直报样本企业及时准确报送数据,开拓并建立多样化稳定高效的数据采集渠道。二是继续加强与国家统计局的合作,扩大监测领域和范围。三是强化对国际竞争对手数据的收集,通过采购、数据交换等方式获得境外产业、企业层面的相关信息,保证产业安全分析所需数据的及时性和完备性。
(二)提升数据分析水平。一方面优化产业损害预警模型,完善产业安全数据分析与会商系统,形成数据统一分析和调度的应用平台。另一方面当务之急是要探索产业安全数据库维护和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调查局以及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都要依托相对固定的专业研究机构,提高数据库的综合利用水平,并通过为企业编制各类产业安全报告、产业竞争力报告等方式,以网站、网刊等为载体,积极探索增值服务的模式,实现产业安全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