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全总十四届五次执委会议和全总十四届十四次主席团(扩大)会议重要文件的通知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防范抵御工作的要求,召开全国工会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研讨会,提高了做好工会维权工作和防范抵御工作的自觉性。召开了全总十四届十三次主席团(扩大)会议,及时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重要讲话,深入研究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用等问题。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后,全总及时召开领导班子务虚会,要求各级工会按照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各级工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不断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 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工人阶级在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坚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工人运动的主题。深化“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继续抓好北京奥运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节能环保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和节能减排行动。与科技部等联合举办第二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表彰活动,主办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组织动员职工群众积极投身节能减排行动,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关心劳模。在今年评选表彰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一线职工和女职工比重比去年提高,农民工增加了10%,推出王海班、袁政海班、王洪军、常雨琴、党素珍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全国五一巾帼奖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首届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组织3000多名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分别到12个地方休养,产业工会组织行业劳模进京,进行岗位技能交流,使广大劳模倍受鼓舞。
  (三)以加强宣传教育为途径,进一步展示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作用与风采。
  坚持加大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各级工会强化对工会重大活动和创新经验的新闻宣传报道,全总全年召开新闻发布会16次,组织中央媒体对重大典型进行了集中宣传,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2007劳动榜样》大型电视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展示广大职工在改革建设中的光辉业绩和精神风貌。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与中央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开展第十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表彰,促进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开展全国职工迎奥运等活动,掀起职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热潮。举办第二届中国职工艺术节等活动,推动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
  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与中央文明办等部委联合开展全国学习型标兵班组和全国知识型标兵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开设中华职工学习网,开展企业文化师培训和认证工作,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四)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为载体,进一步促进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一主线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国家三方召开创建活动表彰大会,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发展,积极推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大力推行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及劳动安全卫生和女职工权益保护等专项集体合同。全总与全国工商联召开第四届全国民营企业“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经验交流暨表彰会议。总结推广上海等地推动企业建立职工参与的工资共决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等经验,一些省市总工会推动当地人大或政府制定有关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意见。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建工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达8829.4万人,其中农民工2587.9万人;签订集体合同97.5万份,覆盖企事业单位170.3万家,覆盖职工1.29亿人。深入开展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过程中职工权益问题的调研,推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确保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加强源头参与,从宏观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各地工会和产业工会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积极推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全总与中央纪委等有关部门联合表彰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17个省(区、市)制定企业民主管理、厂务公开等21个地方性法规。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有108.6万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制度,94.5万家企事业单位实行厂务公开制度,8.7万家公司制企业建立职工董事制度,8.5万家公司制企业建立职工监事制度。加强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对加强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总结推广预防化解劳动争议等方面的经验,努力把劳动关系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五)以加大帮扶力度为手段,进一步推动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解决。
  坚持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总确定一批工会推动职工创业试点城市,加强工会系统就业培训中心和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职工创业培训工作。与劳动保障部、全国工商联举办第三届民营企业招聘周。开展工资拖欠和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问题的调研。重视企业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特聘煤矿安全群监员队伍建设,推动“安康杯”竞赛活动深入开展,涉及7000多万职工。
  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加强帮扶中心建设,目前全国100%的地级城市和80%的县级城镇建立帮扶中心,今年中央财政拨给工会帮扶专项资金2亿元,22个省(区、市)地方财政设立专项帮扶资金。“两节”期间共筹集送温暖资金28.9亿元,走访慰问10.8万家困难企业和506.8万户困难劳模和困难职工家庭。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金秋助学活动,共筹集助学款7.3亿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82.3万人。
  大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继续叫响做实“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推进维护农民工权益十大机制建设。“两节”期间,各级工会走访慰问农民工165.7万人,发放慰问款物合计2.5亿元,为农民工追讨欠薪17.29亿元,涉及农民工265.4万人。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组建工会数字电影院线,进一步丰富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的内容和形式。与铁道、交通部门联合开展春运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提供购票补贴,争取返乡补贴1.1亿元,为农民工办了大量实事好事。
  积极参与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重大案件的监督和处理。及时参加山西洪洞县“黑砖窑”、麦当劳和肯德基等企业涉嫌违法用工、华为公司要求员工辞职竞岗等事件的调查,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推动解决涉及职工人身安全、劳动用工、工资分配等问题,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