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划2020年综合交通网总规模为338万公里以上(不含空中、海上航线、城市内道路和农村公路村道里程)。
2、综合交通网构成为:公路网总规模达到300万公里以上(不含村道),其中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65万公里,高速公路10万公里左右。铁路网总规模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其中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线路1.5万公里以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500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3万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1.9万公里,五级以上航道2.4万公里。民用机场数量达到244个。沿海主要港口25个。输油气管道达到12万公里。
3、港口能力。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65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4亿标准箱,沿海及沿江港口煤炭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以上,港口的铁矿石接卸转运能力达到3.5亿吨以上。
(二)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方案
综合运输大通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线路组成,承担我国主要客货运输任务的运输走廊,构成综合交通网的主骨架,是国家的运输大动脉。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规划的基本要求是:(1)连通我国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及其他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连接我国主要的陆路、海上和航空口岸;(2)连接区域经济中心、重要工业和能源生产基地;(3)为西部、中部、东部地区之间和省际间的沟通提供多条走廊,满足国土开发和国防功能需要;(4)构成通道的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内河高等级航道、航空主航线以及油气主管道有机衔接和相互协调,并与国际运输网络充分衔接,体现我国运输多样性和集约性,促进形成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一体化运输体系。
综合交通网骨架由“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国际区域运输通道组成。具体方案为:
“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
1、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北起黑河,经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深圳、湛江、海口,南至三亚。此外,还包括北京至沈阳进出关通道。该通道由贯穿全线的铁路、公路、民航航路,部分陆上油气管线和沿海主要港口间航线组成,形成沟通我国南北沿海的综合运输走廊。该通道通过黑河口岸与俄罗斯铁路和公路网连接,通过大连、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深圳、湛江等沿海港口与国际海上运输网络连接,并以上海、广州枢纽机场为节点,与国际航线网络相衔接。
2、京沪运输大通道。北起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南至上海,由贯穿全线的铁路、公路、民航航路、部分水运和油气管线组成,形成沟通华北与华东,北京与上海两大国际都市直接相连的综合运输走廊。该通道以北京、上海航空枢纽为节点衔接国际航线网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承担国际海上运输中转功能。
3、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北起满洲里,经齐齐哈尔、白城、通辽、北京、石家庄、郑州到武汉,从武汉分支,一支经长沙、广州,南至香港(澳门),另一支经南昌、福州至台北。此外,还包括齐齐哈尔至哈尔滨连接线。该通道由贯穿全线的铁路、公路、民航航路和部分油气管线组成,形成贯通东北、中部和华南,并与香港、台湾和澳门运输网络衔接的综合运输走廊,北端通过满洲里口岸与俄罗斯交通网连接,南端以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机场为国际海上、航空运输网络的枢纽。
4、包头至广州运输大通道。北起包头,经西安、重庆、贵阳到柳州,从柳州分支,一支至广州,另一支至湛江,由贯穿全线的铁路、公路、民航航路、部分水运和油气管线组成,形成西部内陆出海运输走廊,通过广州港、湛江港,以及广州枢纽机场,与国际海上运输和航空运输网络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