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这一制度,尊重仲裁裁决的效力,尽可能维持仲裁裁决的效力。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审理后,无论作出何种裁定,都不能允许当事人申请再审,否则将破坏“一裁终局”制度,对仲裁作用的发挥产生不良影响。
2.第二种意见认为:蒙超对人民法院驳回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申请再审,属于申请再审案件受理范围,应予受理;或者比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院长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撤销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后,裁定撤销原裁定。理由如下: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再审立案若干意见(试行)》)第十四条列举了申请再审不予受理的各类案件,其中第(二)项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和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不属于申请再审受理范围,但并未规定驳回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也属于不予受理之列,司法解释没有明确禁止的,应当理解为法律并不禁止申请再审。虽然
《抗诉批复》规定人民法院对检察院关于不撤销仲裁裁决的民事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但并不意味着驳回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不属于申请再审范围。此外,《再审立案若干意见(试行)》颁布于
《民诉意见》和
《抗诉批复》之后,且明确规定“以前有关再审立案的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因此关于申请再审范围的规定,应当以《再审立案若干意见(试行)》为准。
(2)《
民事诉讼法》和《
仲裁法》均规定了司法对仲裁的监督制度,对于具备法定情形的仲裁裁决,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执行或者撤销仲裁裁决,这说明仲裁“一裁终局”制度并不是绝对的。《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规定对于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和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不能申请再审,是考虑到在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或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可以依据《
民事诉讼法》和《
仲裁法》的规定,就该纠纷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仍有救济权利的途径。但驳回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与此不同,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被驳回后,仲裁裁决依然有效,当事人既不能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另行起诉,如果仲裁裁决确实存在应当依法撤销的情形却不允许当事人申请再审,那么当事人就丧失了权利救济的途径,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因此,对于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应当与撤销仲裁裁决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裁定区别对待,从保护当事人权益的角度出发,给予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或者按照院长发现撤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