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外科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时间

住院第4天

(手术日)

住院第5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6天

(术后第2天)

□ 完成胆总管切除、胆道重建术

□ 完成术后医嘱和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病人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

□ 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

□ 确定有无麻醉并发症(麻醉科医师随访和书面评价)

□ 上级医师查房

□ 仔细观察患儿腹部体征变化,腹腔引流情况(如有),伤口有无出血等等,对手术进行评估

□ 上级医师查房

□ 仔细观察患儿腹部体征变化,腹腔引流情况,伤口情况。

 

长期医嘱:

□ 禁食

□ 一级护理

□ 置监护病房

□ 心电监护,血压,SaO2

□ 胃肠减压接负压吸引,计量

□ 留置导尿,计量

□ 如有腹腔引流,接袋,计量

□ 甲硝唑静脉滴注

□ 广谱抗菌药物生素

 

临时医嘱:

□ 血常规、C反应蛋白

□ 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肝肾功能、淀粉酶(必要时)

□ 按体重和出入量补液和电解质

□ 必要时按需输血

长期医嘱:

□ 禁食

□ 转入普通病房

□ 二级护理

□ 甲硝唑静脉滴注

□ 广谱抗菌药物生素

□ 心电监护,血压,SaO2

□ 胃肠减压接负压吸引,计量

□ 留置导尿,计量

□ 如有腹腔引流,接袋,计量

 

临时医嘱:

□ 按体重和出入量补液和电解质

长期医嘱:

□ 禁食

□ 二级护理

□ 甲硝唑静脉滴注

□ 广谱抗菌药物生素

□ 心电监护,血压,SaO2

□ 胃肠减压接负压吸引,计量

□ 留置导尿,计量

□ 如有腹腔引流,接袋,计量

 

 

临时医嘱:

□ 按体重和出入量补液和电解质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

□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伤口护理

□ 引流管护理

□ 疼痛护理指导及镇痛泵(必要时)

□ 观察患者生命和腹部体征

□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引流管护理

□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

□ 疼痛护理指导及镇痛泵使用

□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引流管护理

□ 观察排便排气情况

□ 伤口护理

□ 疼痛护理指导及镇痛泵使用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7天

(术后第3天)

住院第8-9天

(术后第4-5天)

住院第10-12天

(术后第6-8天,出院日)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切口感染

□ 仔细观察患儿腹部体征变化,腹腔引流情况,伤口情况

□ 消化道恢复功能情况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切口感染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切口感染

□ 了解所有化验报告

□ 请示上级医生给予出院

□ 出院医嘱

□ 完成出院病程录、出院小结

□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长期医嘱:

□ 禁食

□ 二级护理

□ 如有腹腔引流,接袋,计量

 

临时医嘱:

□ 按体重和出入量补液和电解质

□ 停留置导尿

 

长期医嘱:

□ 流质或半流质

□ 二级护理

 

临时医嘱:

□ 停胃肠减压

□ 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淀粉酶

□ 拔除腹腔引流(如有)

长期医嘱:

□ 低脂饮食

□ 二级护理

 

临时医嘱:

□ 复查超声

□ 术后7天拆线

主要

护理

工作

□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按医嘱拔除尿管、镇痛泵管

 

□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并监督患者手术后活动

□ 饮食护理

□ 按医嘱拔除胃管

□ 对患儿家属进行出院准备指导和出院宣教

□ 帮助患儿家属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ICD-10:K35.901)。
  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小儿外科学》(施诚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4版)。
  1.临床表现:持续性右下腹痛,伴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可有发热。
  2.腹部体检:右下腹有固定压痛,伴肌紧张。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尿便常规一般无异常,C反应蛋白可升高。
  4.影像学检查:超声可显示阑尾肿胀,阑尾周围有渗出液积聚。必要时CT亦可用于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小儿外科学》(施诚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4版)。
  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35.90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如诊断为穿孔性阑尾炎,不进入本路径。
  (六)术前准备2-4小时。
  必需的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C反应蛋白、凝血常规、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2.胸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并结合患儿病情决定选择。
  2.推荐药物治疗方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基础+椎管内麻醉。
  2.手术方式:阑尾切除术。
  (九)术后住院恢复4-6天。
  1.根据当时病情而定,可选择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超声等。
  2.术后抗菌药物:根据病情及术前已用药物,可选择二代头孢类(如头孢呋辛)+甲硝锉或三代头孢类(如头孢噻肟)+甲硝唑,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3-5天。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好。
  2.切口无红肿、无渗出。
  3.进食可,无腹胀,排泄正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视病变程度,如腹膜炎、腹腔渗出、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处理及病程则有所变动。

  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ICD-10:K35.901)
  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出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标准住院日:5-7 天

日期

住院第1天

(手术前)

住院第1天

(手术后)

□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

□ 完成上级医生查房记录

□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 开常规及特殊检查单

□ 确定手术时间

□ 与家属谈话,告知治疗计划及手术风险、可能的并发症,签定手术同意书及其他告知事项

□ 完成手术记录

□ 完成术后记录

□ 完成术后医嘱

□ 切除组织给家属过目(必要时签字)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 卫生宣教

□ 禁食

临时医嘱:

□ 血常规+CRP+血型

□ 凝血常规

□ 尿常规

□ 便常规

□ 肝肾功能

□ 胸片

□ X线腹立位片(必要时)

□ 心电图(必要时)

□ 超声、CT(必要时)

□ 抗菌药物应用

□ 胃肠减压(必要时)

□ 手术医嘱

长期医嘱:

□ 一级护理

□ 生命体征监测

□ 禁食

□ 胃肠减压记量色(必要时)

□ 抗菌药物应用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必要时)

□ 术后至次日8AM液体电解质补充量

□ 切除组织送病理

□ 腹腔液体培养+药敏(必要时)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床位医生和医院有关规定

□ 卫生护理

□ 生命体征监测

□ 执行各项医嘱

 

□ 观察生命体征

□ 执行各项医嘱

□ 观察补液速度

□ 观察记录引流物

□ 记录二便

□ 疼痛护理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2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3天

(术后第2天)

□ 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鸣音的恢复情况

□ 检查伤口敷料有否渗出物

□ 了解所有化验报告

□ 修改医嘱

□ 完成病程记录

□ 向上级医生汇报

□ 了解患儿的生命体征

□ 了解患儿各引流管引流量色

□ 了解患儿的进出量

□ 检查患儿的一般情况及肠鸣音的恢复情况

□ 检查伤口敷料有否渗出物

□ 了解所有化验报告

□ 修改医嘱

□ 完成病程记录

□ 向上级医生汇报

  

长期医嘱:

□ 进流食

□ 抗菌药物应用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需要静脉营养补充

临时医嘱:

□ 补充累计额外丧失量液体及电解质

  

长期医嘱:

□ 置普通病房

□ 半流质饮食

□ 抗菌药物应用

 

 

临时医嘱:

□ 补充累计丧失量液体及电解质

□ 开塞露1支通便(必要时)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生命体征

□ 执行各项医嘱

□ 观察补液速度

□ 观察记录引流物

□ 记录二便

□ 疼痛护理指导

□ 观察生命体征

□ 执行各项医嘱

□ 观察补液速度

□ 观察记录引流物

□ 记录二便

□ 疼痛护理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