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通知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基本方药: 甘露消毒丹加减

  连翘、金银花、黄芩、青蒿、牛蒡子、藿香、佩兰、通草、生薏米、滑石(包煎)、生甘草、白茅根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

  加减:

  (1)便秘加大黄;

  (2)咽喉肿痛加元参、板蓝根;

  中成药: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

  2.普通病例:湿热郁蒸证

  主症: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萎顿,舌红或绛、少津,苔黄腻,脉细数,指纹紫暗。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基本方药: 清瘟败毒饮加减

  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薏米、川萆薢、水牛角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或结肠滴注。

  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3.重型病例:毒热动风证

  主症:高热不退,易惊,呕吐,肌肉瞤动,或见肢体痿软,甚则昏矇,舌暗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燥,脉弦细数,指纹紫滞。

  治法:解毒清热、熄风定惊

  基本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

  羚羊角粉(冲服)、钩藤、天麻、生石膏、黄连、生栀子、大黄、菊花、生薏米、全蝎、白僵蚕、生牡蛎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或结肠滴注。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

  4.危重型病例:心阳式微 肺气欲脱证

  主症:壮热不退,神昏喘促,手足厥冷,面色苍白晦暗,口唇紫绀,可见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舌质紫暗,脉细数或沉迟,或脉微欲绝,指纹紫暗。

  治法:回阳救逆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味

  人参、炮附子、山萸肉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浓煎鼻饲或结肠滴注。

  中成药: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5.恢复期:气阴不足 余邪未尽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