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开展质量知识普及教育。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是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能力,从源头抓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提升我国质量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工作。培育不同层次的质量专业人才是提升我国质量竞争力的当务之急。质量知识普及教育,关键在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家质检总局已经把加强员工质量培训作为一项任务。中国质协将提出加强质量知识普及教育培训规划,动员企业安排员工参加质量知识普及教育学习;准备好教材,做好师资培训,保证教学质量;认真组织好全国统一考试;将行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工作全面推进。中国质协将继续开展与国家行政学院及相关部委培训中心合作,还要探索与高校合作的方式。向领导层推动质量管理知识的普及,进一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覆盖全国的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体系。根据供销合作社及其企事业单位提高质量工作的需要,我会将于各地供销合作社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分片分期分批地开展员工质量管理培训,还要组织供销合作社主任、经理、厂长和质量管理人员赴发达国家学习考察质量管理作法和经验,不断提高供销合作社质量管理水平。
(三)努力推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要坚持质量管理小组求真务实的活动导向,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要深入、持久地开展,需要有务实的精神、踏实的作风和认真的态度,要坚持“小、实、活、新”,不搞花架子,不走过场,以实实在在的活动为本企业、本部门以及社会创效益、做贡献。要引导小组活动课题特别关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质量、安全和社会责任。要以优秀小组为合力,促进并加强班组建设。要鼓励创新、努力攻坚,不断开拓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新领域。要探索小组活动与企业的战略实施计划及专项改进活动相结合,将活动出发点从本企业视角扩展到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要进一步拓展小组活动视野和课题范围,注重成果转化和分享,进一步完善小组活动激励机制,将小组成员的奖励和激励与员工绩效考核、职业发展挂钩,保持小组活动旺盛的生命力。
(四)大力引导企业实践卓越绩效模式,创新质量观念。随着竞争的加剧,质量的内涵已由符合性标准演进为让顾客满意,进而注重差异化的竞争性质量;质量的领域已由产品、服务质量拓展到工作、过程、体系的质量,进而扩展到经营的质量、经济增长的质量、环境的质量等;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产品、服务质量成为了创造价值的核心和底线,成为国际市场竞争首要关注的问题,企业经营的第一要务和每个人的道德准则;提高质量是企业、国家、社团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系统地反映了创新的质量观念,是引导企业提升经营质量和竞争能力,实现综合绩效的路线图。我们要大力引导和推动企业学习、实践《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增强企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