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关于建立科普惠农长效机制、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的通知

  四、建设条件
  科普惠农服务站是在各级科协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培训基地和带头人所在单位等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建立的,长期面向农民开展科普服务的场所,应按照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标准和管理办法(试行)》中关于村级科普活动站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基本条件是:
  1.愿意承担科普惠农工作义务,能够为农民提供及时、周到、长期、有效的科技推广、宣传、培训和咨询等服务。
  2.具备便利的服务窗口,有专门用于科技推广、宣传、培训和咨询等服务的固定活动场地,交通便利。配备适量的用于科技推广、宣传、培训和咨询等服务的音像设备和科普宣传资料。
  3.具备开展科普惠农工作的制度保障。有相关的日常管理制度,有定期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的工作计划。
  4.有掌握先进适用技术或科技知识,群众基础好,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接受新知识能力强,联系方式公开的驻站技术骨干、示范户和科普宣传员;有固定联系、定期指导的科技专家。
  五、职责任务
  1.掌握党的关于“三农”的方针政策。积极与科技部门、单位、院校和专家联系,不断学习了解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发展动态和农业新科技,并向农民宣传,逐步成为“农村科技宣传窗口”。
  2.掌握一定的科学生产技术或科学生活知识,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密切联系农民群众,通过咨询、培训、示范、讲座等形式,主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科学技术难题,带领农民抵制愚昧迷信、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建立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步成为“农村科技服务点”。
  3.用好科协等部门和单位提供的科普挂图、图书、音像资料、宣传册等,及时张贴、播映、散发,为农民提供阅读、收听、收看等服务。协助管理、维护和使用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等设施,逐步成为“农村科普资源集散点”。
  4.积极配合科协、农业、科技等部门和为“三农”服务的单位,主动参与组织科普日、科技周、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和科技培训。经常了解、搜集农民在科技方面的需求,及时向科协和有关部门反映,逐步成为“农村科普联系点”。
  六、组织实施
  1.中国科协部署和指导。制定下发《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督导各地区实施。推动建立有利于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和发展的政策环境,把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作为农村科普工作评价和项目管理、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基层科普设施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和内容。整合西部科普工程、华硕科普图书室、科普站栏员建设、农函大培训等项目和资源,对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工作进行重点扶持。搭建全国科普惠农服务站的交流、合作和培训平台,提高科普惠农服务站的整体水平。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