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森林生态与调控
研究天然林生态系统结构对病虫灾害实现自我调控的模式,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对病虫灾害的生态调控机理;研究人工林生产力形成和积累的关键过程与人工林高效稳定的增效机理;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对水文过程的作用,在区域尺度上实现植被生态-水文-气候过程的耦合,为综合集成研究和区域植被、水、土综合管理提供新方法。
8.园艺作物果实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
研究果树或蔬菜品质形成与调控的分子机理,包括营养品质、风味芳香物质、外观品质等的形成与调控,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与调控,为果实品质改良和定向育种、果蔬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能源领域
1.规模化微藻能源关键科学问题
探索通过基因改造和核辐射诱变等手段选育高效能源微藻,构建种质资源库体系,揭示能源微藻光合作用、CO2吸收、合成与积累油脂及色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网络及其环境适应机制和共性规律;探究微藻生物质转化生物燃料过程的能量转化规律,解决微藻能源规模化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2.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控制油气聚集机理与油气分布规律
研究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的结构特征与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和富集作用的控制机理及油气富集区的分布规律、多种类型前陆盆地冲断带构造变形机理与油气富集规律、典型小克拉通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富集规律,揭示控油气机理和油气分布规律。
3.叠合盆地深部复合成藏机制与油气开发机理
研究叠合盆地深部致密介质应力应变作用与流体岩石交互响应及有效裂隙储层的预测方法;叠合盆地深部埋藏过程中多源、多阶段和多动力场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叠合盆地深部高温高压及特殊储层油气藏开发机理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基础科学问题。
4.深部煤炭开发中煤与瓦斯共采理论
研究含瓦斯煤岩体力学介质属性、固体骨架及微结构模型,探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煤样裂隙结构变化对渗透特性的影响,探讨通风条件下采动裂隙场、煤层中有效应力场、应变场变化与卸压瓦斯渗流场的固流耦合作用机理,建立深部开采条件下卸压瓦斯抽采方法和评价模型。
5.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机理
针对可燃固体废弃物的能源利用,研究典型热处置过程中复杂组分废弃物的燃烧、热解和气化反应机理和交互影响规律,探索提升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品位及高效转化的方法,揭示二恶英、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调控机制,掌握灰渣残余物的解毒原理并实现高值化利用,建立环境友好的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高效清洁利用表征理论体系。
6.特高压输变电关键科学问题
针对我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发展,研究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中电磁场关键科学问题,特高压交、直流电压下长空气间隙放电机理,特高压交、直流电压下绝缘材料表面的污秽闪络机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中过电压及其控制机理等,为我国发展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提供科学支撑。
7.化石能源高效转化关键科学问题
针对我国的资源特点,研究化石能源高效转化过程的科学基础和关键技术,为实现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和CO2减排奠定基础;掌握化石能源转化过程中产物定向转移控制规律,注重发展偶合技术和多联产过程,突破相关的选择催化和高效分离等关键科学问题。
8.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
探索基于全光谱利用的新概念光伏转换系统,发展高效、低成本的新型光伏电池;研究硅基叠层薄膜或非硅光伏电池,突破规模制造的技术难题;探索大幅度提高光伏转换效率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
信息领域
1.新型光电子器件与集成系统
针对微纳信息器件制造的重大需求,以突破衍射极限的光学行为和机制入手,开展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高分辨光学成像及光刻应用的基础研究;针对信息传输、获取、处理、存储的重大需求, 开展新型光子集成系统及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
2.支撑节能环保的光子和微电子器件及技术的基础研究
开展支撑绿色信息技术的光子集成、半导体固态照明用的超高效率氮化物LED芯片和相关光度学等的基础研究; 研究新机制的超低功耗纳米尺度硅基新结构“绿色”器件与工艺,为超低功耗高性能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开展MEMS规模制造技术基础研究和硅基微纳光机电系统基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