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要点
用苗高30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的嫁接苗造林,株行距2×3米,在15度以下红壤或红黄壤立地上造林。
适宜种植范围
广西、湖南、江西等省的油茶产区。
5、桂无3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l.Guiwu N0.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2-2005
品种特性
早实、丰产、油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四年平均产油量798.75kg/h㎡,鲜出籽率51%,干出籽率28.5%,种仁含油率54.73%。
栽培技术要点
用苗高30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的嫁接苗造林,株行距2×3米,在15度以下红壤或红黄壤立地上造林。
适宜种植范围
广西、湖南、江西等省的油茶产区。
6、桂无5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l.Guiwu No.5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3-2005
品种特性
早实、丰产、油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四年平均产油量650.47kg/h㎡,鲜出籽率49.5%,干出籽率26.3%,种仁含油率51.32%。
栽培技术要点
用苗高30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的嫁接苗造林,株行距2×3米,在15度以下红壤或红黄壤立地上造林。
适宜种植范围
广西、湖南、江西等省的油茶产区。
2006年(5个)
7、湘林1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Xianglin l’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3-2006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平均冠幅产果量1.161kg/㎡,鲜果大小为26个/500g,鲜出籽率46.8%,干籽出仁率52.07%,干仁含油率38.47%,鲜果含油率8.869%,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量达48.15kg。油质好,油酸、亚油酸含量达88.81%。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每亩60-120株,施足基肥,及时抚育、施肥。
适宜种植范围
南方油茶中心产区。
8、湘林104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Xianglin104’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4-2006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平均冠幅产果量1.37kg/㎡,果实青红,鲜果大小为77个/500g,鲜出籽率40.5%,干籽出仁率66.61%,干仁含油率49.56%,鲜果含油率8.755%,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量达55.98kg。油质好,油酸、亚油酸含量达90.21%。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每亩60-120株,施足基肥,及时抚育、施肥。
适宜种植范围
湖南北部、东北部、中部和广西北部、江西西部等寒露籽传统产区。
9、湘林XLC15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XianglinXLC15’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5-2006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平均冠幅产果量1.293kg/㎡,果实红球、桔形,鲜果大小为19.7个/500g,鲜出籽率40%,鲜果含油率5.81%,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量达37.57kg。油质好,油酸、亚油酸含量达90.18%。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每亩60-120株,施足基肥,及时抚育、施肥。适宜种植范围
南方油茶中心产区。
10、湘林XLJ14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XianglinXLJ14’
类别:家系 通过类别:认定(5年)
编号:国R-SF-CO-005-2006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平均冠幅产果量0.873kg/㎡,果实红青球形,鲜果大小为29.9个/500g,鲜出籽率42.5%,鲜果含油率7.5%,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量达32.73kg。油酸、
亚油酸含量89.75%。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山地,大穴整地。每亩60-120株,施足基肥,进行除草、施肥等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南方油茶中心产区。
11、湘5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Xiang5’
类别:家系 通过类别:认定(5年)
编号:国R-SF-CO-006-2006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平均冠幅产果量1.051kg/㎡,果实青红、青黄球形,鲜出籽率41.9%,鲜果含油率7.06%,干仁含油率44.88%,四年平均亩产油量达36.8kg。油酸、亚油酸含量90.33%。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山地,大穴整地。每亩60-120株,施足基肥,进行除草、施肥等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南方油茶中心产区。
2007年(11个)
12、赣石84-8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shi 84-8’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3-2007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26kg/㎡,鲜果大小为55个/500g,鲜出籽率56%,干籽出仁率71.4%,干仁含油率62.7%,鲜果含油率17.2%,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量达122.8kg。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每亩60-120株,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
13、赣抚20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fu 20’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4-2007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7kg/㎡,鲜果大小为44个/500g,鲜出籽率30.8%,干籽出仁率60.1%,干仁含油率62.7%,鲜果含油率11.8%,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量达79.2kg。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每亩60-120株,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
14、赣永6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yong 6’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5-2007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2kg/㎡。鲜果大小为62个/500g,鲜出籽率63%,干籽出仁率35.7%,干仁含油率44.1%,鲜果含油率9.3%,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量达58.6kg。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每亩60-120株,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
15、赣兴48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xing 48’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6-2007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6kg/㎡,鲜果大小为64个/500g,鲜出籽率40.5%,干籽出仁率26.6%,干仁含油率56.7%,鲜果含油率10.1%,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量达72.6kg。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每亩60-120株,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
16、赣无1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wu 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7-2007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3kg/㎡,鲜果大小为44个/500g,鲜出籽率56%,干籽出仁率37.7%,干仁含油率54.4%,鲜果含油率13.4%,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量达67.3kg。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每亩60-120株,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
17、GLS赣州油3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LS Ganzhouyou 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8-2007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栽植十年后进入盛果丰产期,亩产油50公斤以上,果皮红色,鲜果出籽率49.2%,干出籽率48.78%,种仁含油率52.02%。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120株/亩,施足基肥,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南部。
18、GLS赣州油4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LS Ganzhouyou 4’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9-2007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栽植十年后进入盛果丰产期,亩产油50公斤以上,果皮红色,鲜果出籽率45.8%,干出籽率52.4%,种仁含油率50.66%。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120株/亩,施足基肥,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南部。
19、GLS赣州油5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LS Ganzhouyou 5’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0-2007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栽植十年后进入盛果丰产期,亩产油50公斤以上,果皮红色,鲜果出籽率45%,干出籽率57.33%,种仁含油率48.81%。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120株/亩,施足基肥,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南部。
20、亚林1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Yalin 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1-2007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力强,果实64个/kg,盛果期在10月,四年平均亩产油35公斤,鲜果出籽45.98%,种仁含油率47.35%,果油率8.63%。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状整地,穴长50cm×宽50cm×深40cm,施足基肥,使用嫁接苗造林,110株/亩,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选择花期配合,成熟期一致的多个无性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果期后及时调整密度,加强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湖南、江西、浙江、广西等油茶适生区。
21、亚林4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Yalin 4’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2-2007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力强,果实50个/kg,盛果期在10月,四年平均亩产油45.6公斤,鲜果出籽46.04%,种仁含油率50.99%,果油率9.23%。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状整地,穴长50cm×宽50cm×深40cm,施足基肥,使用嫁接苗造林,110株/亩,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选择花期配合,成熟期一致的多个无性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果期后及时调整密度,加强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湖南、江西、浙江、广西等油茶适生区。
22、亚林9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Yalin 9’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3-2007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力强,盛果期在10月,四年平均亩产油40.46公斤,鲜果出籽49.45%,种仁含油率48%,果油率8.89%。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状整地,穴长50cm×宽50cm×深40cm,施足基肥,使用嫁接苗造林,110株/亩,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选择花期配合,成熟期一致的多个无性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果期后及时调整密度,加强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湖南、江西、浙江、广西等油茶适生区。
2008年(32个)
23、岑软2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Cenruan 2’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1-2008
品种特性
冠幅大,圆头形;枝条柔软、细长,叶片披针形;果实17个/500g,果青色,呈倒杯状;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915kg,鲜果出籽率40.7%,种仁含油率41.93%,果油率7.06%。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丘或缓坡地,坡度<15°,造林密度3m×2m。造林要求苗高30cm以上,地径0.3cm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每公顷施农家肥、厩肥、草木灰等积肥15000-22500kg。
适宜种植范围
广西、湖南、江西、贵州油茶种植区。
24、岑软3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Cenruan 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2-2008
品种特性
树形较直立,枝条较粗、节间短;叶片倒卵形,果实24个/500g,果青红色,球形;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937.5kg,鲜果出籽39.72%,种仁含油率50.8%,果油率7.13%。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丘或缓坡地,坡度<15°,造林密度3m×2m。造林要求苗高30cm以上,地径0.3cm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每公顷施农家肥、厩肥、草木灰等积肥15000-22500kg。
适宜种植范围
广西、湖南、江西、贵州油茶种植区。
25、桂无1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uiwul’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3-2008
品种特性
树形中等,枝条较粗、较直立,叶片椭圆形;果实青黄色、球形或梨形,多着生于枝顶。平均冠幅产果量1.48kg/m(2上标),鲜果大小为23个/500g,鲜出籽率39%,干籽出仁率66.7%,种仁含油率52.39%,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868.5kg。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退耕地、缓坡地、低丘或山岗地,造林密度3m×2m;选择嫁接苗,苗高30cm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施足基肥,加强幼树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广西、湖南、江西油茶种植区。
26、桂无4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uiwu 4’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4-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自然开心形;果实青红色、多为球形;枝条分枝角度较大、质地柔软下垂;平均冠幅产果量1.48kg/m(2上标),鲜果大小为19个/500g,鲜出籽率35.5%,干籽出仁率65.2%,种仁含油率54.7%,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735kg。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退耕地、缓坡地、低丘或山岗地,造林密度3m×2m;选择嫁接苗,苗高30cm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施足基肥,加强幼树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广西、湖南、江西油茶种植区。
27、长林3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Changlin 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5-2008
品种特性
树体长势中等偏强,枝叶稍开张,枝条细长散生;叶近柳叶形;果桃形或近橄榄形,青偏黄。6年生单株产果量4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300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819kg;干籽出仁率24%,干仁含油率46.8%;油酸含量82.15%,亚油酸含量6.7%。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油茶种植区。
28、长林4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hanglin 4’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6-2008
品种特性
长势旺,枝叶茂密;果桃形,青带红;叶宽卵形。6年生单株产果量5-6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525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900kg;干籽出仁率54%,干仁含油率46%;油酸含量83.09%,亚油酸含量7.07%。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福建、湖北油茶种植区。
29、长林18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Changlin 18’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7-2008
品种特性
长势旺,枝叶茂密;果球形至桔形,红色,俗称大红袍;叶面平,花有红斑。6年生单株产果量3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300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能达到624kg;干籽出仁率61.8%,干仁含油率48.6%;油酸含量85.51%,亚油酸含量3.99%。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福建、湖北油茶种植区。
30、长林21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Changlin 2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8-2008
品种特性
长势中等,枝叶茂密;果近桔形,黄绿色;叶背灰白。6年生单株产果量3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285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1063.5kg;干籽出仁率69.3%,干仁含油率53.5%;油酸含量82.88%,亚油酸含量5.21%。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油茶种植区。
31、长林23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oleifera‘Changlin 2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9-2008
品种特性
长势旺,枝叶茂密;果球形,黄带橙色,叶短矩形。6年生单株产果量3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450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924kg;干籽出仁率57.2%,干仁含油率49.7%;油酸含量85.24%,亚油酸含量4.07%。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油茶种植区。
32、长林27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Changlin 27’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0-2008
品种特性
枝条粗壮直立,叶宽卵形;果球形,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1.33kg/㎡,鲜果大小为74个/kg,6年生单株产果量4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375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能达到1056kg;鲜出籽率63%,干籽出仁率21.4%,干仁含油率48.6%,鲜果含油率9.3%;油酸含量82.26%,亚油酸含量7.29%。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油茶种植区。
33、长林40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Changlin 40’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1-2008
品种特性
长势旺,枝叶茂密;果有棱,青色;叶矩卵形。6年生单株产果量8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600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能达到988.5kg;干籽出仁率63.1%,干仁含油率50.3%;油酸含量82.12%,亚油酸含量7.34%。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湖南油茶种植区。
34、长林53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Changlin 5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2-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矮壮,粗枝,枝条硬,叶子浓密;果梨形,黄带红。6年生单株产果量5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375kg;盛产期亩产油能达到1056kg;干籽出仁率59.2%,干仁含油率45%;油酸含量86.23%,亚油酸含量3.18%;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油茶种植区。
35、长林55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Changlin 55’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3-2008
品种特性
长势较强,枝条细长密生;果桃形,青色为主,略带红;叶宽矩卵形。6年生单株产果量1.5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225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能达到883.5kg;干籽出仁率68.2%,干仁含油率53.5%;油酸含量84.33%,亚油酸含量5.64%。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油茶种植区。
36、赣州油1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zhouyou 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4-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桃形,果皮青色,鲜果出籽率35.15%,种仁含油率49.67%。油酸含量82.18%,亚油酸含量8.99%。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左右。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广东、福建油茶适生区。
37、赣州油2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zhouyou 2’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5-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楔形,果皮红色,鲜果出籽率37.51%,种仁含油率48.45%。油酸含量80.45%,亚油酸含量7.62%。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左右,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38、赣州油6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zhouyou 6’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6-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皮黄色,鲜果出籽率44.02%,种仁含油率49.75%。油酸含量85.56%,亚油酸含量4.54%。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左右。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39、赣州油7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zhouyou 7’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7-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皮青色,鲜果出籽率39.19%,种仁含油率54.86%。油酸含量81.3%,亚油酸含量7.95%。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以上,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广东、福建油茶适生区。
40、赣州油8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zhouyou 8’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8-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球形,皮红色,鲜果出籽率38.93%,种仁含油率50.61%。油酸含量82.73%,亚油酸含量8.27%。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以上,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广东、福建油茶适生区。
41、赣州油9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zhouyou 9’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9-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桔形,皮红色,鲜果出籽率40.57%,种仁含油率49.41%。油酸含量74%,亚油酸含量13.21%。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左右,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42、赣8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 8’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0-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6kg/㎡。鲜果大小为35个/500g,鲜出籽率47.9%,干籽出仁率57.5%,干仁含油率53.9%,鲜果含油率8.1%,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1089kg。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43、赣190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 190’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1-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1kg/㎡,鲜果大小为47个/500g,鲜出籽率44.6%,干籽出仁率55.6%,干仁含油率49.1%,鲜果含油率7.1%,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811.5kg。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44、赣447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 447’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2-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青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7kg/㎡。鲜果大小为44个/500g,鲜出籽率46.7%,干籽出仁率30.8%,干仁含油率60.1%,鲜果含油率11.8%,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1188kg。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45、赣石84-3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shi 84-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3-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3kg/㎡,鲜果大小为49个/500g,鲜出籽率42.5%,干籽出仁率67.5%,干仁含油率55.7%,鲜果含油率10.8%,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913.5kg。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46、赣石83-1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shi 83-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4-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3kg/㎡,鲜果大小为36个/500g,鲜出籽率50.7%,干籽出仁率32.4%,干仁含油率52.3%,鲜果含油率11.1%,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945kg。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47、赣石83-4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shi 83-4’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5-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1kg/㎡,鲜果大小为44个/500g,鲜出籽率48.3%,干籽出仁率65.6%,干仁含油率59.6%,鲜果含油率11.9%,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820.5kg。油酸含量82.42%,亚油酸含量8.31%。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48、赣无2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wu 2’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6-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黄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09kg/㎡,鲜果大小为41个/500g,鲜出籽率48.1%,干籽出仁率27.8%,干仁含油率49.4%,鲜果含油率8.1%,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735kg。油酸含量85%,亚油酸含量6.36%。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49、赣无11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wu 1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7-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8kg/㎡,鲜果大小为36个/500g,鲜出籽率51.4%,干籽出仁率30.5%,干仁含油率57.8%,鲜果含油率12.4%,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1383kg。油酸含量78.73%,亚油酸含量11.34%。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50、赣兴46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xing 46’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8-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黄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4kg/㎡,鲜果大小为65个/500g,鲜出籽率52.1%,干籽出仁率28.6%,干仁含油率45.1%,鲜果含油率8.1%,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952.5kg。油酸含量79.24%,亚油酸含量10.4%。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51、赣永5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Ganyong 5’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9-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