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

  (二)作业时,制定安全可靠的作业规程。有关作业人员熟悉并遵守作业规程;
  (三)现场设有明显、清晰的危险标识,以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
  (四)现场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放射性强度测量仪;
  (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放射源与载源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
  第八十条 危险物品的存放,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存放场所远离生活区、人员密集区及危险区,并标有明显的“危险品”标识;
  (二)采取有效的防火安全措施;
  (三)不得将爆炸性物品中的炸药与雷管或者放射性物品存放在同一储存室内。
  第八十一条 对失效的或者外壳泄漏试验不合格(超过185Bq)的放射源,应当采取安全的方式妥善处置。
  第八十二条 作业人员使用放射性物品的,应当采取下列防护措施:
  (一)配有个人辐照剂量检测用具,并建立辐照剂量档案;
  (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体检结果存档;
  (三)发现作业人员受到放射性伤害的,立即调离其工作岗位,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治疗和康复;
  (三)作业人员调动工作的,其辐照剂量档案和体检档案随工作岗位一起调动。

第九节 弃井管理

  第八十三条 国家对弃井实施备案管理。作业者或者承包者在进行弃井作业或者清除井口遗留物30日前,应当向海油安办有关分部报送下列材料:
  (一)弃井作业或者清除井口遗留物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二)弃井或者清除井口遗留物施工方案、作业程序、时间安排、井液性能等。
  海油安办有关分部应当对作业者或者承包者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内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通知作业者或者承包者进行完善。
  第八十四条 弃井作业或者清除井口遗留物施工作业期间,海油安办有关分部认为必要时,进行现场监督。
  施工作业完成后15日内,作业者或者承包者应当向海油安办有关分部提交下列资料:
  (一)弃井或者清除井口遗留物作业完工图;
  (二)弃井作业最终报告表。
  第八十五条 对于永久性弃井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裸露井眼井段,对油、气、水等渗透层进行全封,在其上部打至少50米水泥塞,以封隔油、气、水等渗透层,防止互窜或者流出海底。裸眼井段无油、气、水时,在最后一层套管的套管鞋以下和以上各打至少30米水泥塞;
  (二)已下尾管的,在尾管顶部上下30米的井段各打至少30米水泥塞;
  (三)已在套管或者尾管内进行了射孔试油作业的,对射孔层进行全封,在其上部打至少50米的水泥塞;
  (四)已切割的每层套管内,保证切割处上下各有至少20米的水泥塞;
  (五)表层套管内水泥塞长度至少有45米,且水泥塞顶面位于海底泥面下4米至30米之间。
  对于临时弃井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最深层套管柱的底部至少打50米水泥塞;
  (二)在海底泥面以下4米的套管柱内至少打30米水泥塞。
  第八十六条 永久弃井时,所有套管、井口装置或者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清除作业。对保留在海底的水下井口装置或者井口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海油安办有关分部进行报告。

第四章 安全培训

  第八十七条 承担海上石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机构,应当依法取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证书。
  第八十八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资格培训,经海油安办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第八十九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组织对海上石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未经具有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合格的作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建立海上石油作业人员的培训档案,加强对出海作业人员(包括在境外培训的人员)的培训证书的审查。未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出海作业。
  第九十条 出海人员必须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的专门培训,并取得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
  安全培训的内容和时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长期出海人员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全部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课时。每5年进行一次再培训;
  (二)短期出海人员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综合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4课时。每3年进行一次再培训;
  (三)临时出海人员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电化教学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课时。每1年进行一次再培训;
  (四)不在设施上留宿的临时出海人员可以只接受作业者或者承包者现场安全教育;
  (五)没有直升机平台或者已明确不使用直升机倒班的海上设施人员,可以免除“直升机遇险水下逃生”内容的培训;
  (六)没有配备救生艇筏的海上设施作业人员,可以免除“救生艇筏操纵”的培训。
  第九十一条 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兼职消防队员应当接受“油气消防”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4课时。每4年应当进行一次再培训。
  第九十二条 从事钻井、完井、修井、测试作业的监督、经理、高级队长、领班,以及司钻、副司钻和井架工、安全监督等人员应当接受“井控技术”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56课时,并取得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每4年应当进行一次再培训。
  第九十三条 稳性压载人员(含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的稳性压载、平台升降的技术人员)应当接受“稳性与压载技术”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6课时,并取得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每4年应当进行一次再培训。
  第九十四条 在作业过程中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硫化氢的场所从事钻井、完井、修井、测试、采油及储运作业的人员,应当进行“防硫化氢技术”的专门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6课时,并取得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每4年应当进行一次再培训。
  第九十五条 无线电技术操作人员应当按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九十六条 属于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专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第九十七条 外方人员在国外合法注册和政府认可的培训机构取得的证书和证件,经中方作业者或者承包者确认后在中国继续有效。

第五章 应急管理

  第九十八条 作业者和承包者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结合生产实际编制应急预案,并报海油安办有关分部备案。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