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疾控局关于印发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工作手册的通知
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疾控处:
根据《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下达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08〕293号)精神,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为了保证项目工作质量,我局已于今年2月28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口腔卫生工作研讨会”上对项目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培训。应各项目省(区、市)要求,我局组织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办公室编印了《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工作手册》(附件),现发给你们(每省15册),供各地在执行项目时参考。
附件: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工作手册
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登记表
二○○九年四月十二日
附件:
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
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工作手册
目录
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管理方案
卫生部疾控局关于成立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办公室和技术指导组的通知
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办公室关于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补充说明
窝沟封闭技术操作规范
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督导工作指南
项目宣传要点
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管理方案
(摘自财社[2008]293号附件2-2008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
卫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方案)
口腔疾病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口腔疾病不仅引起牙痛、咀嚼功能下降,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影响面部美观,对人的社会交往和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其致病菌还可以引起或加重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肾病、肺炎和关节疾病及并发症,造成孕妇早产或出生低体重婴儿等,成为许多具有极高死亡率的疾病的重要诱因。
口腔疾病的防治项目通过有组织地对群体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促进口腔及全身健康,减少消耗社会资源和个人负担,体现社会公平性原则。同时,带动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对于全面提高我国口腔卫生保健服务水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中西部地区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已成为严重危害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造成我国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包括口腔疾病防治知识和防治意识缺乏、口腔疾病防治力量薄弱,也包括经济发展滞后、地方政府和群众投入不足等原因。因此,加强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加强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不仅将对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从而促进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对提高卫生公平,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产生积极的作用。为了切实加强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卫生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1、在项目试点县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正确刷牙率达到70%以上;
2、在项目试点县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检查,适龄儿童口腔检查率达到90%以上,早期发现口腔疾病;
3、为项目地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窝沟封闭率达到90%以上,封闭完好率达到85%以上,降低儿童恒牙龋病患病率;
4、加强中西部基层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防治水平。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1、项目范围
选择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河北、山西、内蒙、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口腔疾病防治网络比较健全,有一定防治经验和工作基础的2-3个县(区)作为试点县(区)。
2、项目内容
(1)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和健康促进。项目县(区)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广电等部门,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宣传画以及各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深入的健康教育,培养群众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基本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营造人人关注口腔卫生的氛围。广泛、深入地进行动员,引导适龄儿童自觉参加窝沟封闭;
(2)加强培训,提高口腔疾病防治人员防治水平。根据工作任务严格筛选、确定承担项目工作的口腔疾病防治机构和人员,对其认真开展业务培训,使其能够准确掌握适应症、窝沟封闭技术和其他项目要求;
(3)对项目地区的8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严格筛选出适宜人群,并按照“自愿参与”原则,对参加的儿童严格按窝沟封闭适应症标准进行操作,保证工作质量。每个省需要完成2.4万颗牙齿的窝沟封闭。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的要求开展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信息收集、统计和分析。各承担项目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应按要求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单位定期报告项目工作的信息资料。各项目县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单位要采用计算机管理的手段,及时准确输入、整理、统计和分析数据,并按要求每月上报有关信息;
(5)定期复查,确保窝沟封闭工作质量。各项目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按照“随机”的原则,在封闭后的第3个月选择5%的人群进行复查,了解窝沟封闭情况。复查不合格者应由开展封闭的单位进行再封闭。
(三)项目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
(1)卫生部负责项目管理,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具体技术方案,组织对各省技术指导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考核。
(2)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当地工作的开展,针对本省特点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选择合适的项目县(区),协调、落实项目所需的经费,指导、督促项目县(区)开展项目工作。要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本省的技术指导、培训、复查和每年两次的督导工作。技术指导小组必须由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的口腔专家组成。
(3)项目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工作任务,本着“质量优秀、医疗安全、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原则,选择定点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进行窝沟封闭的操作人员必需是经过项目培训的口腔执业医师或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项目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收集、整理、统计项目数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各省汇总、上报。要求上报数据记录准确、完整,无缺项,无漏报或重复上报,误差率不超过5%。
2、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安排儿童龋病防治专项经费880万元,对中西部地区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员培训、窝沟封闭、复查、健康教育、宣传发动、数据汇总给予补助。具体补助项目及金额见附表。
(四)项目执行时间
2009年4月前,完成项目县(区)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选择,6月底前,完成培训,健康教育和宣传发动;年底前完成各项工作并向卫生部报工作总结。
(五)项目督导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