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全各级畜牧业统计监测队伍
畜牧业生产与市场信息采集和形势分析内容复杂,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对人员素质和队伍稳定性要求较高。针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我部于2008年9月在畜牧业司专门设立监测分析处,并组建产业跟踪监测专家组,较好地保障了这项工作的开展。但从各地情况看,情况差异较大,部分地区统计监测队伍建设滞后,特别是市县一级,存在专职统计员队伍不齐、人员变动频繁等突出问题,不利于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畜牧业统计监测和信息预警队伍建设,定岗定责,落实统计员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特别是对我部补助定点监测县的工作经费,要优先保障统计员正常工作需要;配备给监测县统计员的专用电脑,要严格防止挪用。
四、建设和完善数据采集报送与智能分析的电子信息平台
畜牧业有关运行数据采集和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是开展统计监测和信息预警的最重要的基础;提高数据采集和报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必须借助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我部2008年开发的电子信息平台和中央数据库系统已经正常运行,辽宁、四川等省份也建立了较先进的电子信息平台,在畜牧业宏观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方面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各地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畜牧业统计监测和信息预警的关键环节切实抓好。没有建立数据采集报送与智能分析电子信息平台的省份,要借鉴先进省份的经验,加快电子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建立电子信息平台的省份,要根据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我部将视各地工作进展情况,适时推动省、部信息平台联网运行。
五、加强对县级统计监测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对村户监测点的数据核查
我部开展的“主要畜禽生产百场(厂)千村万户监测计划”中,价格周报和生产月报采用了监测点直报、中央数据库超级汇总的方式,各省(区、市)可以下载本省份监测点上报数据库的数据为本地区形势分析所用,但不能进行数据更改。这种方式有效减少了数据层层汇总上报产生的疏漏和误差,也有利于排除对数据准确性的人为干扰。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省份责任心不强,个别省份甚至认为监测县和监测村与本地区形势分析关系不大,对监测县和监测村的管理不到位,监测点编造虚假数据和数据报送不及时的问题时有发生。下一步,我部将强化省部联动的季度形势分析研判机制,通过便捷渠道及时向各地通报情况,各省(区、市)也要加强对监测县和各村、户监测点的监管,定期进行数据核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