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2009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中国中医药报》等中医药专业报刊,开设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专栏。借助各种活动,积极组织大众媒体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宣传。
  4.产品创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交流中心会同昆仑-炎黄公司、中华中医药学会等有关机构负责,总结试点经验和研究成果,以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主要内涵为主题,组织专家编撰出版有关书刊等。
  中医药管理部门、试点单位及中医药学术团体、有关专家,加强与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及相关机构、单位的合作,根据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不同形式要求,积极创制“治未病”健康文化的传播产品。
  六、制度建设与检查评估
  (一)研究制定标准规范
  1.“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建设基本规范:
  (1)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试行);
  (2)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
  (3)“中华‘治未病’服务网”运行规范。
  2.“治未病”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建设基本规范:
  (1)“中华‘治未病’研究院”运行规范;
  (2)“治未病”服务技术(产品)应用指南(系列)。
  3.“治未病”服务培训与人员准入标准规范:
  (1)“治未病”服务培训基地运行规范;
  (2)“治未病”服务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职业标准)。
  (二)检查指导
  1.将“治未病”试点工作及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的综合调研督导工作。
  2.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部分试点单位进行现场评估指导。
  3.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交流中心会同有关机构,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华‘治未病’服务网”、“中华‘治未病’研究院”的参与单位和运行情况,进行现场评估指导和督促检查。
  (三)效果评估
  1.组织开展“治未病”服务效果评估的研究,按照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建立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2.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评估工作方案,组织有关专家并依托试点单位等,年内完成一定数量样本的服务效果评价。

  附件:
  “治未病”科研项目重点

  一、围绕基础理论,研究中医“治未病”的传统理论内涵和现代阐释。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