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2009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加强对“治未病”现有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的筛选,及时组织专家对在研项目取得的阶段成果进行论证。经筛选和论证的研究成果、适宜技术,通过“论坛”与“讲坛”、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继续教育计划、“治未病”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相关技术讲座等,及时组织推广,使科技成果不断为“治未病”服务提供支撑。
  四、服务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一)管理人员与业务骨干培训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交流中心会同有关机构具体负责,研究制定“治未病”服务培训方案及工作计划,并通过培训总结,完善规范化的培训计划,形成培训教材。特别要认真总结“治未病”服务技术业务骨干的培训,开展设立“治未病”服务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研究。
  1.举办若干期“治未病”管理培训班,培训对象以试点单位和地区,以及“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参与单位等的管理人员为主。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治未病”的理念及其内涵,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意义,“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及其2009年工作计划、重点工作方案,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主要内涵、特点与应用,有关建设规范、运行规范、服务规范等。
  2.举办若干期“治未病”服务技术业务骨干培训班,培训对象以试点单位及开展“治未病”服务机构的业务骨干为主。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治未病”的理念及其内涵,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意义,“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及其2009年工作计划、重点工作方案,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主要内涵、特点和应用,有关建设规范、运行规范、服务规范,“治未病”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治未病”服务质量监测,健康管理等。
  (二)试点单位内的岗位培训
  1.各试点单位开展“治未病”服务专业医务人员的全员岗位培训,培训的重点是“治未病”的理念及其内涵,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的主要内涵,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主要内涵、特点和应用,有关建设规范、运行规范、服务规范,“治未病”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治未病”服务质量控制,健康管理等。
  2.各试点单位开展全员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全面了解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重要意义,“治未病”健康工程的主要内涵,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点及其先进性。
  (三)职业技能人员队伍建设
  1.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人员准入试点。以设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新型职业系列、建立准入制度为目标,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协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认证中心”)具体负责,研究提出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建立人员准入制度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