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积极主动地为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做好档案提供利用服务。对于近年来各机关产生的文件要进行认真梳理,主动提供给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机构进行审查,确保应公开的政府信息得到及时、准确、全面的公开。国务院各部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否及时准确,是否全面细致,直接关系到查阅中心的工作质量和利用效果。因为查阅中心的公开信息是按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通过互联网与国务院各部委政府网站建立链接而获取的。
二是要及时将本机关的政府公开信息提供给查阅中心。查阅中心及时、全面汇集国务院各部委的政府公开信息,才能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使查阅中心真正成为国务院各部委政府公开信息的集中查阅场所,并有效发挥作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查阅中心收到的政府公开信息不全、一些机关没有及时上载,一些机关信息更新不及时,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的同志已到中央国家机关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做了调研,下一步,我们将把有关情况向国办汇报,并以适当形式通报。希望各有关档案部门积极协助本单位有关部门,把本单位的政府公开信息及时、全面地提供给查阅中心。
第五,要积极有效地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一些机关在提高办公信息化水平的同时,实施档案管理与办公自动化无缝链接,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一些机关将档案信息化系统纳入机关办公自动化总体布局中,实现了对电子文件生成、运转、归档、管理、利用、迁移或销毁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全方位控制。一些机关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对本单位档案全部或部分地进行了数字化,同时还对其他类型档案和不立卷档案数字化问题进行研究,为高效、便捷地管理与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向中央档案馆移交档案的单位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单位进行了档案数字化工作。但是,随着档案数字化和已数字化电子版档案数据移交工作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标准化的规范体系。各级机关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环境和目的不同,采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形成的电子版档案数据类型格式各异,不利于数据的移交和整合,影响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二是片面追求档案原文的数字化,忽视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直接影响了已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三是有些档案数据扫描不够完整,影响到对档案信息的全面管理与开发。四是对档案数字化加工的关键技术问题、数字化加工中的档案信息安全和保密技术问题、数字化档案信息如何应用于本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问题研究不够,管理错位。这些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以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在当今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信息公开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档案利用的时效越来越快,利用的范围和对象也越来越广。档案数字化工作促进了档案工作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由传统利用模式向现代利用模式转变,不但可以便捷全面地提供档案信息,而且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原件,确保档案实体安全;不但可以促进档案在机关利用,而且可以促进档案向社会提供利用,更充分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大力推进,以此为抓手,全面提升机关档案工作的水平。
二是要统筹规划。数字化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建设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还会出现档案实体和信息的安全等一系列隐忧。对此,数字化建设必须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针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统筹协调好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