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学美术教育
本课程主要介绍小学美术学科的地位、作用,及其教育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结构、教材编选及教学的原则、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及基本程序、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设计与评价等基本问题,并结合农村小学实际进行美术学科教学能力的训练。
17.小学体育、健康与安全教育
本课程主要介绍小学体育学科的地位、作用,及其教育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结构、教材编选及教学的原则、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及基本程序、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设计与评价等基本问题,并说明了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的要求及其工作方式方法。
(二)独立本科段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略)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略)
3.英语(二)(课程说明略)
4.NTET(中级)(课程说明略)
5.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本课程要在专科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了解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重点;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熟悉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一般方法,学会理解和分享优秀教师的成长经验;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学会利用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各种机会积累自身专业发展的经验,能够自主地确定与实施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并在教学实践、校本研修、合作交流与自我反思的结合中提升个人的教师专业素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育智慧。
6.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分析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认知与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及相关理论,说明了“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注重教学效益、强调教学的反思与创新等基本理论观点以及创建促进学习的环境、研究并理解学生、明晰目标与组织内容、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等多种“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原则,并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方式与方法。
7.初中各科学科基础(按初中课程计划规定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历史与社会、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艺术等学科分别设课)
本课程依据初中课程计划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介绍有关学科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学科专业能力训练。
具体内容与学习方式由本课程的考试大纲及自学教材规定。
8.中学各科课程与教学(按初中课程计划规定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历史与社会、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艺术等学科分别设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初中课程计划规定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初中课程某一学科的性质、特点及该学科在初中课程地位的说明,该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要求、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教材选编的基本原则与策略、课程实施与教学的策略要求及基本程序、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与学习指导的方式与方法、教学评价的标准与策略、该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与策略,等等。
具体内容及学习方式由本课程的考试大纲及自学教材规定。
9.初中各科教学实践与反思(按初中课程计划规定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历史与社会、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艺术等学科分别设课)
本课程旨在引导考生在学习《初中各科学科基础》和《中学各科课程与教学》的基础上,能够依据新课程的要求组织专题研究,引导考生通过教学实践、校本研修和教学反思,明了本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与过程,帮助他们形成专业发展意识,在总结与提升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
10.中外教育简史(课程说明略)
11.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说明略)
12.义务教育班级管理
本课程主要介绍义务教育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与基本方式方法,指导考生参与指导中小学生学习、管理班级和组织班级活动,使他们了解义务教育班级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学生直接交往的体验,获得与家庭、社区联系的经历,学会引导中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形成集体观念。
13.课程与教学案例评析
本课程是本专业独立本科段的教育实践课。其任务主要是引导考生应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其身边所发生的各种课程与教学案例,以拓展其视野、提高其认识、发展其能力,特别是能掌握科学的课程评价理论与方法、具有正确的课程评价观点。
14.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