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患者住院期间不能外出,其活动应限制在病室内,一切诊疗活动也尽量在此病区内完成。
4.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特殊情况必须探视的,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后进行探视。
5.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管理。
6.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7.患者出院、转院时必须进行沐浴,更换干净的衣服后方可离开病房。
8.患者死亡时,应当对尸体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30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
9.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交患者或者家属带回家。
(五)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
1.医务人员在接诊、救治和护理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2.应优先考虑为医务人员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
3.医务人员要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
4.医务人员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接受排查,被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接受隔离治疗。
5.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
四、消毒技术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疗机构必须采取适宜的消毒技术。
(一)空气消毒。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空气消毒技术。
1.保证空气的流通是控制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
(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
(2)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2.需要时,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二)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
发热门(急)诊和定点医疗机构隔离病房、隔离病区内所有的物体表面、地面都应当进行清洁,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当先清洁,再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