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健全联动机制,推进行政指导工作业务化。
推行“项目+案例”模式,实现业务科室与基层工商所上下联动,促进行政指导业务化。项目是指某一方面的工作职能或管辖事务,案例则是对某一具体相对人开展行政指导的实例。案例是项目的具体落实,也是项目开展成效的具体体现。项目与案例是总体与个体、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项目由业务科室负责筹划部署,案例则由工商所具体实施。一是以项目抓拓展,逐步扩大运用领域。为使行政指导真正融入到工商行政管理各项业务中,泉州市局以项目为抓手,不断拓展行政指导在业务工作中的运用范围。2005年至2007年,泉州市局结合工作实际,先后选定了企业退出市场、商业秘密保护、食品安全监管、商标许可使用、加盟连锁经营、公司章程制订等21个项目,制定了相应的行政指导工作指南,供基层工商部门实施行政指导时参照运用。二是以案例抓落实,不断丰富实践内容。基层工商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当地产业特点,积极落实上级相关业务科室部署开展的行政指导项目,广泛运用各项行政指导工作指南,通过应用案例推动项目的落实,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行政指导的探索实践和具体成效。2008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行政指导工作业务化,泉州市局以企业注册、外资登记、企业监管、商标广告、公平交易、市场监管、经济检查、消保维权等业务为归口,实行以业务归口为主线,市县两级业务机构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确定具体行政指导项目,并组织基层工商所开展实施,打造“一口一个优秀项目、一所一个精品案例”。涌现出一批契合当前工作热点难点的典型项目和成功案例。晋江市工商局的股权质押行政指导,惠安县工商局的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保护行政指导,石狮市工商局的行业协会违背反垄断法行为规制行政指导,永春县工商局的商标权质押行政指导,洛江区工商局的限塑令前相关企业退市行政指导,鲤城区工商局的互联网商务主体备案行政指导,等等。三是以“项目+案例”模式,促进上下协作联动。“项目+案例”模式一方面明确了业务科室与基层工商所的职责分工,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两者工作的整体性和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形成了上下联动机制,促进各地积极探索机关与基层的上下分工协作,形成整体合力,推动行政指导协调全面发展。2008年4月泉港区局制定《行政指导联动协作暂行办法》,对局机关各业务股室之间、局机关与各工商所之间联动协作的组织、协调及业务支持等作出具体规定,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完善。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