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发行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询价与配售文件以及上市申请和登记的文件;
(九)在持续督导过程中获取的文件资料、出具的保荐意见书及保荐总结报告等相关文件;
(十)保荐代表人为其保荐项目建立的尽职调查工作日志;
(十一)其他对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履行保荐职责有重大影响的文件资料及信息。
第七条 发行人子公司对发行人业务经营或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保荐机构可参照本指引根据重要性和合理性原则对该子公司单独编制工作底稿。
第八条 工作底稿可以纸质文档、电子文档或者其它介质形式的文档留存,其中重要的工作底稿应当采用纸质文档的形式。以纸质以外的其它介质形式存在的工作底稿,应当以可独立保存的形式留存。
第九条 保荐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要求,对工作底稿建立统一目录,该目录应当便于查阅与核对。对于本指引中确实不适用的部分,应当在工作底稿目录中注明“不适用”。
第十条 工作底稿应当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统一、记录清晰。工作底稿各章节之间应当有明显的分隔标识,不同章节中存在重复的文件资料,可以采用相互引征的方法。
第十一条 保荐机构应当对招股说明书进行验证,并按照本指引的要求在验证文件与工作底稿之间建立起索引关系。
第十二条 保荐机构应当建立工作底稿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底稿收集整理的责任人员、归档保管流程、借阅程序与检查办法等。
工作底稿应当至少保存十年。
第十三条 在项目每一阶段工作完成后,保荐机构应当及时整理工作底稿并归档,并于项目结束时对工作底稿进行统一存放和管理。
第十四条 保荐机构及相关人员对工作底稿中的未公开披露的信息负有保密责任。
第十五条 本指引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
附件1: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工作底稿目录
附件2:招股说明书验证方法的说明及示例
附件1: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工作底稿目录
第一部分 保荐机构尽职调查文件
第一章 发行人基本情况调查
1-1 改制与设立情况
1-1-1 改制前原企业(或主要发起人)的相关财务资料及审计报告
1-1-2 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改制的批复文件
1-1-3 发行人的改制重组方案,包括业务、资产、债务、人员等的重组安排
1-1-4 改制时所做的专项审计报告、评估报告、验资报告等
1-1-5 国企改制的相关人员安置方案的职代会审议文件
1-1-6 国有资产评估的核准或备案文件、国有股权管理文件
1-1-7 发行人设立时的政府批准文件、法律意见书、营业执照、工商登记文件
1-1-8 发起人协议、创立大会文件
1-1-9 发行人设立时的公司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