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经济水平继续提高。“两高一资”和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过快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方式更加多样化,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规模迅速增长。境外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领域不断拓展,与国内经济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
七是民生改善取得新进展。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通过加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政府引导,健全市场调节机制,支持劳动者自主择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结构继续改善,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地区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差距明显缩小,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财政性教育经费快速增长,200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3.32%,比200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公共文化建设不断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面持续扩大,今年6月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1亿人、2.5亿人、1.2亿人、1.3亿人和8450万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已形成改革方案并广泛征求了社会意见。
三、《纲要》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新挑战
《纲要》实施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对后两年规划实施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从需求结构看,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2007年投资率仍高达42%以上,消费率进一步降至48.8%,外贸依存度高达66%以上。从产业结构看,工业增速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带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近两年,工业增速都在13%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2.2%提高到2007年的43%,其中,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69%提高到70.6%。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服务业就业比重均未达到预期要求。从要素投入结构看,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够,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物质资源和简单劳动投入带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二是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带来水质、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由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较快,节能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形势更加严峻,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相当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