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讲话精神的通知


  二、要抓住机遇,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本地残疾人康复、特别是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汇报,赢得更大的理解和支持,制定切实办法,大力推动各类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加强和完善康复机构建设。2001年,卫生部、公安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残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组织了"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有0~6岁残疾儿童140万,每年新增0~6岁残疾儿童20万;调查还发现:有近35%的残疾儿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康复服务,在接受康复服务的儿童中,多数以家庭自我康复为主,真正在各级各类康复机构中接受专业服务的仅占14%,这一现实与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残疾人康复工作历经了20年的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还未全面纳入国家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之中,缺少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就全国范围而言,尚没有一部法律法规为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服务提供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惠及残疾儿童一生的抢救性工程,许多国家为保障残疾儿童的权益,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残疾儿童提供义务康复服务。而目前,我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仍处于分散救助、阶段性救助阶段,除聋儿康复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已建成1700余个康复机构外,视力、智力、肢体、精神等各类残疾儿童的专门康复机构和人才极其匮乏,部分领域处于空白阶段,已有的也多为民办或个人举办,收训人数有限,专业化水平不高,致使大量残疾儿童错过了最佳康复期。残疾儿童康复工作需要持续、稳定的政府支持,需要更有力的保障,大力推动发展。

  三、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和知识普及工作,启发残疾儿童家长的康复意识,培养他们的家庭康复能力。残疾人康复问题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现阶段,家庭康复是我国残疾儿童康复的重要途径,家长是否具有康复意识,能否掌握康复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目前,残疾儿童家长康复知识普及率还很低,一些家长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残疾儿童家长对残疾儿童采取消极态度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大力加强知识普及和宣传动员工作。各级残联要积极汇报并协调教育、卫生、民政和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以赢得参与和支持,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以"争做合格残疾儿童家长"等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家庭和社会关心、帮助残疾儿童康复的意识和能力。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