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最新数据,我国18岁以下的聋哑青少年约有182万,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被拐骗、拐卖,被教唆、强迫从事违法犯罪的经历,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维护和保障聋哑青少年权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聋哑青少年作为社会上特殊的弱势群体,应当得到政府、社会和家庭的特别关爱。每一个聋哑青少年都联系着一个家庭,维护他们的权益不仅关系到聋哑青少年本身,同时也关系到他们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我们高兴地看到,聋哑青少年问题日益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特别要感谢有关部门所做的工作,为更好地维护权益,我们建议,聋哑青少年家庭要给予聋哑青少年更多的关爱,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解决聋哑人在教育、就业、维权、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严厉打击强迫、诱骗、拐骗聋哑青少年犯罪的不法分子;开展法制宣传;发展特殊教育;加强对聋哑青少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加大安置聋哑人就业工作力度,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通过正当途径自食其力,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劳动者。希望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关注聋哑青少年,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消除隔阂,尊重、理解、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人间的友爱,更好地融入社会。
广大聋哑青少年要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乐观面对人生,积极拥抱生活,勇敢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职业技能,陶冶身心、历练品格、强健体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做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要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了解违法犯罪的危害;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被犯罪分子利用;慎重交友,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远离不良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中国聋人协会作为广大聋人朋友的代表服务组织,代表聋人朋友的利益,反映聋人朋友的需求与呼声,团结教育广大聋人朋友,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献出一份爱心,积极维护和保障聋哑青少年权益,促进聋哑青少年健康成长,共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好的明天。
附件9:
感谢党和政府挽救了我的孩子
(2007年5月16日)
受助聋哑青少年亲属 佟雪梅
今天我要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感谢党和政府挽救了我的孩子。
我是从内蒙古来的,蒙古族,蒙古族名字叫额尔敦达古拉,汉族名字叫佟雪梅,我是聋哑青年陈帅的母亲,首先,借此机会,对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好心人对陈帅的关心和帮助,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这个二儿子陈帅是在三岁时,因患重感冒用药不当而聋哑的,这成了我永远的一块心病。陈帅聋哑不久,我离了婚,从老家赤峰市巴林左旗来到呼和浩特市,与儿子及我母亲相依为命,我在一家小饭店打工,每月挣80元钱,起早贪黑,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刚来呼和浩特市不久,陈帅在我打工的饭店门前玩耍,由于听不见汽车鸣笛,被出租汽车撞断了锁骨。
陈帅7岁时,到呼和浩特市聋哑学校读书,我四处打工挣钱供养这个家。陈帅也很懂事,学习很用功,也很孝顺。有一次,他跑到公园湖里捞了一些小鱼,他大姨问他捞鱼干什么,他说:“我妈妈身体不好,我要煮汤给她喝”。
陈帅曾经两次被拐跑,第一次是他还在念书,大概是十三岁吧,有一天正是星期天,我找不到了陈帅,第二天去问学校,学校说他们也不知到,因为是星期天丢的,学校没有责任。后来我才知道,学校学生失踪并不只是陈帅一个。孩子丢了,而且是个残疾孩子,做母亲的有谁能不发疯呢?我就一个一个地问他的同学。听说一个聋哑女孩子好像知道陈帅的事,我就找到她家,她母亲也劝她快说,那女孩子哭了,她挽起裤子让我看,只见她的腿青一块紫一块全是伤,她比划着说:“我不能说啊!”快一年了,没有陈帅的消息,我也绝望了。可有一天,呼和浩特市聋哑学校来电话说:“天津市公安局来电话,陈帅因偷窃被抓获,让去领人。”我把他领回来了,发现他的右手腕部有外伤,不敢用力,至今他的腕部还有两块小碎骨头。尽管我反复问他是谁带他走的,可他怎么也不肯说。
2005年,辍学后的陈帅又失踪了,我跑遍了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可他还是无影无踪。他的同学也不知道他的情况。我在山西省太原市找陈帅的时候,在火车站发现一个聋哑孩子经常在候车室椅子上过夜,长得有点像陈帅,我看着他那么小、可怜的样子,心想:“陈帅在别处也一定是这个模样!”我问他是啥地方的人,他只是说家乡种水稻,原来是个南方的孩子。他说他的父母离婚了,母亲让他回去,他不想回去,他想找工作。我问他愿不愿意跟我走,他说愿意,我就把他领回来了。这孩子一到家,就说要找工作,我说现在残疾孩子找工作不太容易,让他等等再说,可这孩子不甘心。有一天,他又说外出找工作,我说让他等我下班回来后再说,可我下班回家后,他已经走了,我不知道他又去哪里了,现在我还保存着他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