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共有19个省级团委发展团员数量多于2005年。其中,中央企业、吉林、天津、四川、中央金融、贵州、中央国家机关、甘肃、广东、辽宁、浙江、西藏比2005年增长5%以上;河北、江苏、山西、黑龙江、青海、湖南、安徽也都有所增长。
2006年,全国共有29个省级团委团员总数实现增长。其中,天津、吉林、青海、宁夏、内蒙古、海南、西藏、广东比2005年增长5%以上;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北京、山西、江苏、新疆、河北、重庆、福建、四川、甘肃、云南、江西、黑龙江、湖南、解放军、河南、山东、安徽、广西、辽宁也都有所增长。
二、发展团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团的组织统计情况表明,全国发展团员工作基本保持稳定。2006年团员总数达到7349.6万名,为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农业和第二产业的团青比例仍呈下降趋势。从近三年的数据分析,随着农村青年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农村青年数和团员数持续减少。2006年全国农村新发展团员数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减少21.1万和5.1万,全国农村团青比例为13.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团员数下降的趋势虽然得到扭转,但2006年新发展的团员数仍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减少5.8万和2.3万,团青比例从2004年的31.4%降至2005年的25.2%,继而降至2006年的24.9%。
2.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发展团员工作存在薄弱环节。2006年全国学生团员总数比2005年增加93.4万名,但其中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增加的团员总数只有3.8万名,仅占全国学生团员增加总数的4.1%,团青比例分别下降2.6和2.2个百分点,同时团组织数量也较2005年有小幅下降,这与全国范围内各类职业学校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
3.社区团组织建设和流动团员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据统计,2006年组织关系在城镇街道的团员达563.4万名,比2005年增加38.5万名,同时城镇街道辖区内的下岗、待业和外来务工的团员青年数量持续增长,但是团组织数量增长缓慢,并且团干部数量有所减少,社区共青团组织建设亟待加强。2006年全国流出各地团组织的团员为755.8万名,流入各地团组织的团员为376万名。按此计算,至少有50.3%的流出团员没有被流入地团组织覆盖,造成了较大数量的团员流失。
三、继续做好发展团员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