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准则》等文件的通知

  第十八条 国家中心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前期试验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开展新项目的能力验证活动。
  第十九条 国家中心应当建立和保存能力验证档案及其相关记录,包括能力验证实施文件、能力验证计划、参加检验机构名单、能力验证结果报告以及后续处理文件等。
  第二十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能力验证,是指按照预先计划,发送统一制作的验证样品供多个检验机构进行检验,通过统计分析所获得的检验结果一致性来评价检验机构从事特定种子检验活动的技术能力。
  (二)能力验证计划,是指为评价检验机构技术能力表现所制定的工作实施方案。
  (三)能力验证活动,是指为达到能力验证目的所采取的设计、计划、运作、评价、报告等一系列工作。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5:
  农作物种子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制备规范

  为贯彻实施《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能力验证办法》,保证能力验证样品可靠均匀,参照《国际种子检验协会能力验证样品制备规范》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附录A和附录B,分别对大粒和中粒种子混合和分取步骤给出了图示,可供参考。
  本规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农作物种子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制备的程序及其质量控制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和管理。
  2 制备材料选择
  依据能力验证计划,应当选择符合《农作物种子检验能力验证技术规范》要求的、作物种类适宜的种子批作为验证样品的制备材料。对于同一验证项目不同验证样品,其批次材料的质量水平应当有所差异。
  制备材料一般直接采用商品种子,不需要事先进行处理。对于种子事先需经消毒处理的,应当在检验指导书上注明;对于种子事先需经水分调节的,应当保证调节后的批次水分平衡均匀。
  注:种子水分调节可以通过烘干、吸湿方法。例如:样品A不需经过水分调节,样品B可以在30℃烘箱中放置6周调低水分,样品C可以在20℃、RH95%下放置7天调高水分。烘干或者吸湿的温度和时间可根据作物种类、原始水分等因素进行确定。
  3 批次重量确定
  制备验证样品所需的每一批次种子重量,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批次种子重量=样品重量×样品数目×缓冲系数(F)
  样品重量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规定的送验样品最低重量要求进行确定。验证项目只安排发芽率的,需取900粒种子的重量;验证项目只安排水分测定的,可以取《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送验样品最低重量的一半。
  样品数目主要由参加能力验证活动的检验机构数目所决定,适当考虑样品异质性测定、备用样品更换所需的数目。
  缓冲系数(F)是在考虑种子大小、验证项目等因素基础上依据经验进行确定。
  注:考虑F的目的是增加样品制备成功的保险系数。下列依据经验确定的F值可供参考:只进行发芽率验证的,F可为1.05;中粒种子(千粒重介于10g和100g之间)进行净度和发芽率验证的,F可为1.25;小粒种子(千粒重小于10g的)进行净度和发芽率验证的,F可为1.5。
  4 样品制备程序
  4.1 大粒种子
  4.1.1批次重量确定
  大粒种子以菜豆种子为例。验证项目只安排发芽率的,按第3章规定,每份样品900粒种子重量为250g,计划制备150份样品,F为1.05,计算所需的批次种子重量为39.375kg,实际可取40kg。
  4.1.2~4.1.4所述的是以两包各盛装20kg的种子作为制备材料,描述大粒种子的验证样品制备过程。
  4.1.2 仪器设备和器具
  不同规格的钟鼎式分样器、横格式分样器;容量为10kg~12kg的盛样器4个、容量为5kg~6kg的盛样器8个、容量为3kg的盛样器16个;台秤和天平;塑料杯、分样板、分样布等器具。
  4.1.3 混合和分取
  4.1.3.1 两包20kg的种子通过徒手方法对分递减,形成4份10kg的次级样品。
  4.1.3.2 将4份10kg的次级样品通过分样器混合3次,再对分递减成8份5kg的次级样品(盛样器编号为A至H)。
  4.1.3.3 将8份5kg的次级样品通过分样器对分递减,形成16份2.5kg的次级样品,分别盛放在标为a1、a2、b1、b2、c1、c2 …h1、h2的盛样器中。然后,将编号为a1…d2与编号为e1…h2的次级样品混合进行第一次重组,形成新的8份5kg次级样品。
  4.1.3.4 第一次重组后的8份5kg的次级样品通过分样器混合3次,按4.1.3.3规定重复一次进行第二次重组,形成新的8份5kg次级样品。
  4.1.3.5 按4.1.3.4规定再重复一次进行第三次重组,形成新的8份5kg次级样品。第三次重组后的8份5kg次级样品,通过分样器再混合3次后,作为制备验证样品的待用材料。
  4.1.4 制备
  4.1.4.1 制作一个能刚好装满一份验证样品的器具(例如裁剪一个塑料杯),从4.1.3.5混合后的5kg次级样品中随机量取一份验证样品。量取时振荡杯子使之装满,然后装入附有标签的能力验证样品袋中。用塑料杯反复量取,直至完成5kg次级样品的制备。最后不够一份样品重量的剩余种子,弃之不用。
  4.1.4.2 从4.1.3.5获取的另外7份次级样品,按4.1.4.1规定进行制备,直至获取全部的验证样品。
  4.2 中粒种子
  4.2.1 批次重量确定
  中粒种子以水稻种子为例。验证项目安排净度和发芽率的,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确定其每份样品的最低重量为40g,计划制备150份样品,F为1.25,计算所需的批次种子重量为7.5kg,实际可取8kg。
  4.2.2~4.2.4所述的是以一包盛装8kg的种子作为制备材料,描述中粒种子的验证样品制备过程。
  4.2.2 仪器设备和器具
  不同规格的钟鼎式分样器、横格式分样器;容量为2kg的盛样器6~8个;容量为1kg的盛样器12~16个;台秤和天平;塑料杯、分样布等器具。
  4.2.3 混合和分取
  4.2.3.1 将一包8kg的种子通过徒手方法分成6份1.3kg的次级样品(盛样器编号为A至F),再用分样器将每一次级样品混合3次。
  4.2.3.2 将6份1.3kg的次级样品通过分样器对分递减,形成12份0.64kg的次级样品,分别盛放在标有a1、a2、b1、b2…f1、f2的盛接器中。然后,将编号为a1…c2与编号为d1…f2的次级样品混合进行第一次重组,形成新的6份1.3kg次级样品。
  4.2.3.3 第一次重组后的6份1.3kg的次级样品通过分样器混合3次,按4.2.3.2规定程序重复一次进行第二次重组,形成新的6份1.3kg次级样品(盛样器编号为A至F)。
  4.2.3.4 第二次重组后的1.3kg次级样品通过分样器混合3次,对分递减成12份0.64kg的次级样品。分别取其中的3份次级样品(例如a1、c1、e1)进行重组并通过分样器混合3次,最后形成4份2kg的次级样品,作为制备验证样品的待用材料。
  4.2.4 制备
  4.2.4.1 制作一个能刚好装满一份验证样品的器具(例如裁剪一个塑料杯),从4.2.3.4混合后的2kg次级样品中随机量取一份验证样品。量取时振荡杯子使之装满,然后装入附有标签的能力验证样品袋中。用塑料杯反复量取验证样品,直至完成2kg次级样品的制备。最后不够一份样品重量的剩余种子,弃之不用。
  4.2.4.2 从4.2.3.4获取的另外3份次级样品,按4.2.4.1规定进行制备,直至获取全部的验证样品。
  4.3 小粒种子
  4.3.1 批次重量确定
  小粒种子以紫花苜蓿种子为例。验证项目安排净度和发芽率的,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确定其每份样品的最低重量为5g。对于小粒种子,制备重量应稍大于规定重量,每份样品实际可取5.2g。计划制备150份样品,F为1.5,计算所需批次的种子重量为1.170kg,实际可取1.2kg。
  4.3.2~4.3.4所述的是以一包盛装重量1.2kg的种子作为制备材料,描述小粒种子的验证样品制备过程。
  4.3.2 仪器设备和器具
  分样器,台秤和天平,分样盘、勺子等器具。
  4.3.3 混合和分取
  4.3.3.1 采用分样器对批次的种子进行充分混合。
  4.3.3.2 先确定5份验证样品的重量,即5份、每份重量5.2g、F为1.5可计算得39g。采用分样器从批次的种子中经过多次分取,获取重量为39g的种子。
  4.3.3.3 重复4.3.3.2步骤,获取多份重量各为39g的种子,作为制备验证样品的待用材料。
  4.3.4 制备
  4.3.4.1 将4.3.3.3获得的39g种子均匀地平摊在盘子中,不再摇动盘子。用一个勺子随机从盘子的5个以上不同部位获取部分种子,用天平称量确定重量,直至获得一份规定重量的样品。将称好重量的种子,装入附有标签的样品包装袋中。重复这一步骤,直至获取5份验证样品。最后剩余的种子倒回原批次种子中,可以继续使用。
  4.3.4.2 按照4.3.3.3获取另外份数的39g种子,按4.3.4.1规定进行制备,直至获取全部的验证样品。
  5 异质性测定
  用于能力验证的验证样品,分发前应当进行异质性测定。从每一批次制备的验证样品总体中随机抽取10份验证样品,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的异质性测定方法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可以是净度任一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发芽试验任一记载项目的百分率、其他植物种子数目。
  异质性测定结果表明,验证样品间存在着显著差异的批次,则应当更换。
  6 加入种子种类的制备
  根据能力验证实施方案,确定加入的种子种类、数量、组合方式。
  种子种类应当加入到预先制备好的验证样品包装袋中。加入的方法应当事先确定,可以采取将不同的种子种类分别加入到每一验证样品包装袋中,也可以采取将不同的种子种类事先按规定的数量配制好后一次性加入到每一验证样品包装袋中。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