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认监委公告2009年第4号--关于发布安全防范类产品强制性认证新版实施规则的公告(2009修订)

  2.1 发射机光谱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发射机的红外辐射光波长应大于0.76μm。
  2.2 响应时间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应符合GB 10408.4-2000《入侵探测器 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第4.1.6条的要求。
  2.3 探测距离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探测距离应符合GB 10408.4-2000《入侵探测器 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第4.1.7条的要求。
  2.4 对准指示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对准指示应符合GB 10408.4-2000《入侵探测器 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第4.1.10条的要求。
  2.5 防拆保护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防拆保护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1.5条的要求。
  3 接口能力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接口能力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条的要求。
  4 辐射安全剂量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辐射安全剂量应符合GB 10408.4-2000《入侵探测器 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第4.4.5条的要求。
  5 人为故障引燃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人为故障引燃应符合GB 10408.4-2000《入侵探测器 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第4.4.4条的要求。
  6 环境适应性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环境适应性应符合GB 10408.4-2000《入侵探测器 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第4.2条的要求。
  7 电磁兼容性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4~6.2.6条的要求。
  8 安全性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安全性应符合GB 10408.4-2000《入侵探测器 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第4.4.1~4.4.3条的要求。
  9 增强和任选(通信模块)
  报警信号采用通信模块传输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增强和任选功能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条的要求。其中使用无线传输的发射频率应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带宽不大于400kHz;或发射频率在779-787MHz,发射功率限值均为10mw(不包括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核准使用的专用频率)。

二、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

  1 标志、外壳防护等级
  1.1 标志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标志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7条的要求。
  1.2 外壳防护等级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6条的要求。
  2 功能、性能及防拆保护
  2.1 探测范围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应符合GB 10408.5-2000《入侵探测器 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第5.1.1条的要求。
  2.2 抗背景温度变化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抗背景温度变化能力应符合GB 10408.5-2000《入侵探测器 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第5.1.4条的要求。
  2.3 抗车头灯(光)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抗车头灯(光)能力应符合GB 10408.5-2000《入侵探测器 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第5.1.5条的要求。
  2.4 抗湍动气流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抗湍动气流能力应符合GB 10408.5-2000《入侵探测器 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第5.1.6条的要求。
  2.5 防拆保护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防拆保护功能应符合GB 10408.5-2000《入侵探测器 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第5.1.7条的要求。
  3 电源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电源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1.4条的要求,其中“电源电压低于规定值,应产生报警状态或故障状态”不要求。
  4 接口能力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接口能力应符合GB 10408.1 -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条的要求。
  5 环境适应性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环境适应性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3和6.2.7条的要求。
  6 电磁兼容性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4~6.2.6条的要求。
  7 安全性
  非金属外壳的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其阻燃性能应符合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第4.6.2条的要求。
  注:若采用交流220V供电,产品安全性还应符合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第4.4.3、4.4.4、4.4.9条的要求。
  8 增强和任选(通信模块)
  报警信号采用通信模块传输的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增强和任选功能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条的要求。其中使用无线传输的发射频率应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带宽不大于400kHz;或发射频率在779-787MHz,发射功率限值均为10mw(不包括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核准使用的专用频率)。

三、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

  1 标志、外壳防护等级
  1.1标志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标志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7条的要求。
  1.2 外壳防护等级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6条的要求。
  2 功能、性能及防拆保护
  2.1 探测范围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应符合GB 10408.3-2000《入侵探测器 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第5.1.2~5.1.6条要求。
  2.2 频率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工作频率应符合GB 10408.3-2000《入侵探测器 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第5.1.1条的要求。
  2.3 防拆保护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防拆保护应符合GB 10408.3-2000《入侵探测器 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第5.1.8条的要求。
  3 电源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电源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1.4条的要求,其中“电源电压低于规定值,应产生报警状态或故障状态”不要求。
  4 接口能力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接口能力应符合GB 10408.1 -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条的要求。
  5 稳定性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稳定性应符合GB 10408.3-2000《入侵探测器 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第6.2.5条的要求。
  6 环境适应性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环境适应性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3和6.2.7条的要求。
  7 电磁兼容性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4~6.2.6条的要求。
  8 安全性
  8.1 微波辐射安全剂量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微波辐射安全剂量应符合GB 10408.3-2000《入侵探测器 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第5.3条的要求。
  8.2 阻燃性
  非金属外壳的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其阻燃性能应符合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第4.6.2条的要求。
  注:若采用交流220V供电,产品安全性还应符合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第4.4.3、4.4.4、4.4.9条的要求。
  9 增强和任选(通信模块)
  报警信号采用通信模块传输的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增强和任选功能应符合GB 10408.1《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条的要求。其中使用无线传输的发射频率应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带宽不大于400kHz;或发射频率在779-787MHz,发射功率限值均为10mw(不包括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核准使用的专用频率)。

四、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1 标志、外壳防护等级
  1.1 标志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标志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7条的要求。
  1.2 外壳防护等级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6条的要求。
  2 功能、性能及防拆保护
  2.1 探测范围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应符合GB 10408.6-91《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第5.2.2条的要求。
  2.2 微波频率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微波工作频率应符合GB 10408.3-2000《入侵探测器 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第5.1.1条的要求。
  2.3 抗车头灯(光)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抗车头灯(光)能力应符合GB 10408.5-2000《入侵探测器 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第5.1.5条的要求。
  2.4 抗湍动气流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抗湍动气流能力应符合GB 10408.5-2000《入侵探测器 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第5.1.6条的要求。
  2.5 防拆保护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防拆保护功能应符合GB 10408.5-2000《入侵探测器 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第5.1.7条的要求。
  3 电源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电源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1.4条的要求,其中“电源电压低于规定值,应产生报警状态或故障状态”不要求。
  4 接口能力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接口能力应符合GB 10408.1 -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条的要求。
  5 稳定性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稳定性应符合GB 10408.6-91《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第5.4条的要求。
  6 微波辐射安全剂量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微波辐射安全剂量应符合GB 10408.3-2000《入侵探测器 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的第5.3条的要求。
  7 环境适应性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环境适应性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3和6.2.7条的要求。
  8 电磁兼容性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4~6.2.6条的要求。
  9 安全性
  非金属外壳的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其阻燃性能应符合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第4.6.2条款的要求。
  注:若采用交流220V供电,产品安全性还应符合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第4.4.3、4.4.4、4.4.9条的要求。
  10 增强和任选(通信模块)
  报警信号采用通信模块传输的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增强和任选功能应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条的要求。其中使用无线传输的发射频率应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带宽不大于400kHz;或发射频率在779-787MHz,发射功率限值均为10mw(不包括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核准使用的专用频率)。

五、振动入侵探测器

  1 标志、外壳防护等级
  1.1 标志
  振动入侵探测器标志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7条的要求。
  1.2 外壳防护等级
  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T 10408.8-1997《振动入侵探测器》的第5.1.2条的要求。
  2 功能及防拆保护
  2.1 报警功能
  振动入侵探测器的报警功能应符合GB/T 10408.8-1997《振动入侵探测器》的第5.2.1条的要求。
  2.2 防拆保护
  振动入侵探测器的防拆保护功能应符合GB/T 10408.8-1997《振动入侵探测器》的第5.2.8条的要求。
  3 电源
  振动入侵探测器的电源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1.4条的要求,其中“电源电压低于规定值,应产生报警状态或故障状态”不要求。
  4 接口能力
  振动入侵探测器的接口能力应符合GB 10408.1 -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条的要求。
  5 环境适应性
  振动入侵探测器的高温、低温、振动(正弦)试验应符合GB/T 10408.8-1997《振动入侵探测器》的第5.3条的要求。
  6 电磁兼容性
  振动入侵探测器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4~6.2.6条的要求。
  7 安全性
  非金属外壳的振动入侵探测器,其阻燃性能应符合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第4.6.2条款的要求。
  注:若采用交流220V供电,产品安全性还应符合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第4.4.3、4.4.4、4.4.9条的要求。
  8 增强和任选(通信模块)
  报警信号采用通信模块传输的振动入侵探测器,增强和任选功能应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条款的要求。其中使用无线传输的发射频率应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带宽不大于400kHz;或发射频率在779-787MHz,发射功率限值均为10mw(不包括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核准使用的专用频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