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认监委公告2009年第4号--关于发布安全防范类产品强制性认证新版实施规则的公告(2009修订)

  3) 针对认证产品的检验(包括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检验、成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要求、方法及相关资源条件配备等质量控制文件;
  4) 针对获证后产品的变更(包括标准、工艺、关键件等变更)控制、标志使用管理等程序文件。
  1.2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一致性控制文件的其中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中规定的标准要求。
  2 关键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以确保关键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关键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
  工厂应保存关键件和材料检验或验证记录、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
  3 批量生产产品的一致性
  工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至少在以下方面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保持一致:
  1) 认证产品的铭牌、标志、说明书和包装上所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和型号;
  2) 认证产品的结构、尺寸和安装方式。认证产品的结构包括材质结构,门体类型,锁具类别等;
  3) 认证产品所用的关键零部件。
  4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工厂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准则等。应保存检验记录。
  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例行检验允许采用经验证的等效快速的在线检验方法进行。例行检验至少应包括功能试验、外形尺寸测量、表面质量检查等检验项目,工厂生产现场应具备相应检验项目的检验能力。
  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规定的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确认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抗破坏要求(防破坏功能试验)等检验项目。工厂不具备检验条件的确认检验项目,可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检测实验室检验。确认检验项目的检验周期应不超过二年。
  5 获证产品的变更控制
  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变更控制程序,确保认证产品的设计、采用的关键件和材料以及生产工序工艺、检验条件等因素的变更得到有效控制。获证产品涉及到如下的变更,工厂在实施前应向认证机构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1)产品设计(原理、结构等)的变更;
  2)产品采用的关键件和关键材料的变更(型号、供应商、数量等);
  3)关键工序、工序及其生产设备的变更;
  4)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条件和方法变更;
  5)生产场所搬迁、生产质量体系换版等变更;
  6)其他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的变更。
  6 生产和检验设备的最低配置要求
  工厂应满足生产和检验设备的最低配置要求(见附件5),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标准要求的产品。

  附5:
  防盗保险柜(箱)产品强制性认证生产和检验设备最低配置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精 度

应用范围

1

搬运设备

产品搬运

2

剪板机

 

裁剪钢板

5

折弯机

 

用于生产加工

6

钻 床

 

用于生产加工

8

车 床

 

用于生产加工

10

点焊机、电焊机

 

用于生产过程的焊接

11

涂装设备

 

用于生产过程的喷涂

12

钢直尺

1mm

尺寸测量

13

钢卷尺

1mm

尺寸测量

14

游标卡尺

0.02mm

间隙、厚度测量

15

塞尺

0.1mm

缝隙测量



  附件3:
编号:CNCA-10C-052:2009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

               2009-01-07 发布                    2008-03-01 实施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 录

  1 适用范围
  2 认证模式
  3 认证的基本环节
  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4.1 认证的委托和受理
  4.2 型式试验
  4.3 初始工厂检查
  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4.5 获证后的监督
  5 认证证书的维持和变更
  5.1 认证证书的维持
  5.2 认证证书覆盖内容
  5.3 认证变更
  5.4 增加认证单元
  5.5 减少认证单元
  6 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
  7 认证标志使用的规定
  7.1 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
  7.2 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
  7.3 加施方式和位置
  8 收费
  附1: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单元划分说明
  附2: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附3: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附4: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一致性控制要求

  1 适用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对防盗报警控制器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要求。
  本规则所涉及的防盗报警控制器,是指在入侵报警系统中实施设置警戒、解除警戒、判断、测试、指示、传送报警信息以及完成某些控制功能的设备,包括本地报警的防盗报警控制器、异地报警的防盗报警控制器、无线传输防盗报警控制器、安全技术防范集成系统中具备入侵报警功能的防盗报警控制器,以及防盗报警控制器与其他设备集成的防盗报警产品。
  2 认证模式
  型式试验 + 初始工厂检查 + 获证后监督
  3 认证的基本环节
  认证的委托和受理
  型式试验
  初始工厂检查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获证后的监督
  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4.1 认证的委托和受理
  4.1.1 认证单元划分
  4.1.1.1 原则上按产品型号委托认证。产品的供电电源、安全结构、安全元器件和影响报警控制器功能和性能的关键件均相同,即设计型号一致,而只是销售型号(如:不同型号之间的差异仅为针对不同的客户或不同的销售地区)不同的产品,可作为一个认证单元委托认证。
  4.1.1.2 在同一境内,同一制造商、同一产品设计型号,由不同生产厂生产的产品不可作为一个认证单元,但型式试验仅对一个工厂生产的样品进行,试验结果可覆盖上述其他认证单元的产品。
  认证单元的划分说明见附件1《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单元划分说明》。
  4.1.2 申请文件
  认证委托人应向指定认证机构提交正式委托认证的申请,并随附以下资料:
  1) 委托人、制造商、生产厂的资质证明(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委托协议等);
  2) 产品依据的技术标准、电气原理框图、产品照片(外观、内部结构、电路板)、产品中文使用说明书及安装说明;
  3) 同一认证单元内各个覆盖型号产品之间的差异说明及关键元器件清单;
  4)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控制说明;
  5) 生产企业满足附件3《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及附件4《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一致性控制要求》要求的质量控制文件。
  6) 其他资料。
  4.2 型式试验
  4.2.1 型式试验的送样
  4.2.1.1 送样原则
  认证单元中只有一个覆盖型号的,送该型号的样品。
  多于一个覆盖型号的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委托认证时,须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型号。
  4.2.1.2 送样数量
  型式试验的样品由委托人按认证机构的要求选送,并对选送样品负责,送样数量及要求见附件1。
  4.2.1.3 型式试验样品的处置
  型式试验后,应以适当方式处置试验后的样品。国家有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4.2.2 检测标准、项目和依据
  4.2.2.1 检测标准
GB 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采用现行有效版本。
  4.2.2.2 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具体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见附件2。
  4.2.3 检测机构
  由指定的检测机构实施型式试验。
  4.3 初始工厂检查
  4.3.1 检查内容
  初始工厂检查的内容为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4.3.1.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
  《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见附件3)为本规则覆盖产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的基本要求。
  4.3.1.2 产品一致性检查
  《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一致性控制要求》(见附件4) 为本规则覆盖产品一致性检查的基本要求。
  初始工厂检查时,应对委托认证的产品现场抽样重点核实附件4中第3条款内容。若认证单元覆盖多个销售型号的产品,则每个型号至少抽取1套样品加以核实。原则上,抽样基数应不低于抽样样品数量的5倍。
  当对产品的一致性检查有疑义,且只有使用检测机构的检测手段才能认定时,需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检测的样品应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随机抽取。抽样检测的数量为1套。对抽取样品的检测由指定的检测机构实施。抽样检测项目由认证机构依具体情况确定。
  4.3.2 检查范围
  初始工厂检查的范围应覆盖认证产品的所有型号和加工场所。
  4.3.3 检查时机与时间
  一般情况下,型式试验合格后,进行初始工厂检查。特殊情况下,型式试验和工厂检查也可以同时进行。
  工厂检查时间根据委托认证产品的单元及覆盖产品型号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为每个加工场所2至6个人日。
  4.3.4 检查人员
  初始工厂检查由认证机构派出的检查员承担,检查员的能力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对同一工厂检查的检查员不少于2名。
  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4.4.1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认证机构对产品检测和工厂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经认证机构评定,认证结果符合要求的,按照认证单元颁发认证证书;认证结果不符合要求的,终止本次认证。
  产品检测不合格,允许限期(不超过3个月)整改,如期完成整改后申请产品检测复试;工厂检查存在不合格项,允许限期(不超过3个月)整改,认证机构采取适当方式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产品检测复试和工厂检查整改结果均合格,经认证机构评定后颁发认证证书;逾期不能完成整改,或整改结果不合格,终止本次认证。
  4.4.2 认证时限
  认证时限是自正式受理认证之日起至颁发认证证书所实际发生的工作日,包括产品检测时间、工厂检查时间、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时间、证书制作时间。
  产品检测时间自样品送达指定检测机构之日起计算,检测周期不超过30个工作日。
  提交工厂检查报告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
  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时间及证书制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
  4.5 获证后的监督
  4.5.1 认证监督检查的频次
  4.5.1.1 一般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 监督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
  4.5.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1)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者用户提出投诉并经查实为持证人责任的;
  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本规则中规定的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 有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认证产品一致性时。
  4.5.2 监督的内容
  获证后的监督方式是: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 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 + 产品抽样检测。
  4.5.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项目按照《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见附件3)选取其中部分内容,获证后每4年复查项目应覆盖其全部内容。需要时,认证机构可视工厂的具体情况制定特定审查要求。
  每个加工场所监督审查的时间一般为1至2个人日。
  4.5.2.2 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
  获证后监督的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按照《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一致性控制要求》(见附件4)选取相应的内容。需要时,认证机构可视获证产品的具体情况制定特定检查要求。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