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2007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面推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向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共惠及15亿农村孩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目标如期实现,2007年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以上。高度重视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绝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都已入学接受教育,安排专项资金实施了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中国科协举办了一系列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实施了“求知计划”、“群英计划”等一大批儿童科技教育项目。教育部、体育总局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科技部继续实施“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星火科技培训“五项工程”,支持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国家民委举办了少数民族地区妇女领导干部经济管理专题研究班,进一步提高了少数民族妇女领导干部的业务素质。国家林业局组织了一系列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与中央电视台摄制的少儿科普节目《绿野寻踪》,受到全国少年儿童的喜爱。全国总工会通过组织实施“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和“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提高女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全国妇联出台了《全国妇女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纲要》,推动建设国民教育为主体、社会教育和妇联教育培训为依托的全国妇女教育培训体系。
(三)加强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针对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多部门合作,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国家发改委安排专项资金27亿元,支持包括200所县妇幼保健院(站)在内的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卫生部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专题调研,制定实施了干预措施;开展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积极探索孕前保健,认真实施《
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初步测算,2007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366/10万,比2006年降低了109%;婴儿死亡率为153‰,比2006年降低了11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81‰,比2006年降低了121%。进一步落实《
关于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指导意见》,培训基层专业人员1200人次,对28个省(区、市)及重点地区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加强监督指导和评估。人口计生委继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奖励资金558亿元,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2007年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13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64亿元),解决了32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受益人口中约70%是妇女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