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津海事法院讨论意见
天津海事法院对于如何确定上述合同或提单的效力问题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合同有效。主要理由:
(一)
《海运条例》及
《实施细则》规定从事无船承运业务需办理提单登记、交纳保证金并取得《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即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的取得。采取的是登记制度而非许可制度,与从事沿海货物运输的经营者需取得《水路货物运输许可证》的规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无船承运业务尚不属于限制经营或特许经营行业。未取得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或签发提单的行为,违反了
《海运条例》第
二十六条规定的管理性(也称取缔性)强制规范,但不属于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的效力性强制规范的行为,也不属于违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条规定的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为行为,只构成一般违法。而且,该行为并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应当被认定无效。
(二)在国际贸易单证流转过程中,违规经营者签发的未经登记备案的提单,贸易合同的卖方也可以据以结汇并收取货款。因此,前述提单也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
七十一条所规定的物权凭证。如认定运输合同无效必将影响作为运输合同证明的提单的效力,这将严重影响善意提单受让人的利益,破坏国际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给提单受让人的索赔以及法院对各方当事人责任的认定造成困难。因此,从保护善意提单受让人利益,稳定市场交易的需要出发,也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三)通过对审判实践中出现的违规经营者与托运人订立的运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分析,多数情况下货物运输事项均已完成,索赔主要集中在货物灭失或损坏的赔偿纠纷、无正本提单放货纠纷、追索海运费纠纷等案件中,认定合同有效有利于纠纷的解决、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有利于航运市场的稳定发展。
(四)认定合同有效,并不影响行政机关根据
《海运条例》第
四十三条的规定对违规经营者进行行政处罚。同时,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结后也应当向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提出司法建议,要求对违规经营者给予行政处罚,以保障无船承运业务管理制度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