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非金属材料。按照YB/T376.3-2004标准测定热疲劳性能,微裂纹面密度 < 0.07mm/m㎡。组织较均匀、无连续疏松或空洞结构。致密度采用GB/T 1966-1996标准测定,显气孔率≤30%。材料外侧传热系数≥30W/㎡K,材料内侧传热系数≥10W/㎡。
(3)新型材料。经指定检测单位检测,测试结果合格。
6 通风排湿设备与技术参数
6.1 主要功能推动装烟室内空气运动及内外空气交换,保持适宜温湿度。
6.2 主要技术参数
6.2.1 总供风量 18000立方米/h以上。
6.2.2 风机 风压150~230 Pa。润滑油滴点温度≥180℃。
6.2.3 电机 总功率1.1KW以上。耐高温高湿,防护等级IP54以上,润滑油滴点温度≥180℃。
6.2.4 电力配备 220V或380V,允许波动±20%。配备发电机等后备电源。
6.3 设备要求
6.3.1 循环风机 轴流风机,型号可选用6号、7号、8号或9号,符合GB/T3235-1999、GB 755-87* 、GB 756-90* 、GB/T 1993-93等标准。
6.3.2 电机 采用4/6极变极变速三相电机或单相电机。外置电机绝缘等级B级,内置电机绝缘等级F级。符合GB 4826-84*、GB 12665-90*、GB 1032-85*、GB 9651-88*、GB/T2658-1995 、GB/T7345-1994、GB/T18211-2000等标准。
7 温湿度控制设备与技术参数
7.1 主要功能
7.1.1 通过实时采集装烟室内干球和湿球温度传感器的值,控制循环风机、助燃风机、进风装置或排湿装置等执行器完成烘烤自动控制。
7.1.1.1 循环风机控制 根据装烟室温度和湿度需要,控制循环风机高速、低速或正反方向运转。
7.1.1.2 供热和温度控制 采用以下方式之一或组合方式:
(1)助燃控制 调节火炉助燃空气,控制燃烧过程。
(2)进煤量控制 控制火炉进煤量或向燃烧区推进过程。
(3)排烟量控制 调节烟囱排烟口面积,控制燃烧过程。
7.1.1.3 进风排湿控制 运用机械或机电装置,控制烤房的进风量和排湿量大小,满足湿度控制的要求。
7.1.2 设备提供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功能,能方便切换。
7.1.3 采用后备电池等后备供电方式,保证停电后12小时内可查看当前温湿度值,来电后自动恢复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