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的通知

  (十四)合作社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列为固定资产。有些主要生产工具和设备,单位价值虽低于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也可列为固定资产。
  合作社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不应列作合作社的固定资产。
  (十五)合作社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1.购入的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的,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加采购费、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和交纳的有关税金等计价;需要安装或改装的,还应加上安装费或改装费。
  2.新建的房屋及建筑物、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固定资产,按竣工验收的决算价计价。
  3.接受捐赠的全新固定资产,应按发票所列金额加上实际发生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和应支付的相关税金等计价;无所附凭据的,按同类设备的市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接受捐赠的旧固定资产,按照经过批准的评估价值或双方确认的价值计价。
  4.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的,按原有固定资产的价值,加上改造、扩建工程而增加的支出,减去改造、扩建工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计价。
  5.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计价。
  (十六)合作社的在建工程指尚未完工、或虽已完工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项目。在建工程按实际消耗的支出或支付的工程价款计价。形成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计入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部分发生报废或者毁损,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按照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及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工程成本。单项工程报废以及由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者毁损,其净损失计入其他支出。
  (十七)合作社必须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按年或按季、按月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等方法中任选一种,但是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动。
  合作社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除外。
  合作社当月或当季度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或当季度不提折旧,从下月或下季度起计提折旧;当月或当季度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或当季度照提折旧,从下月或下季度起不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十八)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直接计入有关支出项目。
  固定资产变卖和清理报废的变价净收入与其账面净值的差额计入其他收支。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是指变卖和清理报废固定资产所取得的价款减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十九)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盘亏及毁损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按其原价扣除累计折旧、变价收入、过失人及保险公司赔款之后,计入其他支出。
  (二十)合作社的无形资产是指合作社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并从使用之日起,按照不超过10年的期限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收入;转让无形资产的成本,计入其他支出。
  (二十一)每年年度终了,合作社应当对应收款项、存货、对外投资、农业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已发生损失但尚未批准核销的各项资产,应在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中予以披露。这些资产包括:1.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2.盘亏、毁损和报废的存货;3.无法收回的对外投资; 4.死亡毁损的农业资产;5.盘亏、毁损和报废的固定资产;6.毁损和报废的在建工程;7.注销和无效的无形资产。
  (二十二)合作社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与资产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二十三)合作社的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工资、应付盈余返还、应付剩余盈余等。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超过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专项应付款等。
  合作社的负债按实际发生的数额计价,利息支出计入其他支出。对发生因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计入其他收入。
  (二十四)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借款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审批人和经办人的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不得由同一人办理借款业务的全过程。
  合作社应当对借款业务按章程规定进行决策和审批,并保留完整的书面记录。
  合作社应当在借款各环节设置相关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并加强有关单据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合作社应当加强对借款合同等文件和凭证的管理。
  合作社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借款业务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二十五)合作社的所有者权益包括股金、专项基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盈余等。
  (二十六)合作社对成员入社投入的资产要按有关规定确认和计量。合作社收到成员入社投入的资产,应按双方确认的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按享有合作社注册资本的份额计入股金,双方确认的价值与按享有合作社注册资本的份额计算的金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合作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固定资产、农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接受他人捐赠、用途不受限制或已按约定使用的资产计入专项基金。
  合作社从当年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计入盈余公积。
  (二十七)合作社的生产成本是指合作社直接组织生产或对非成员提供劳务等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劳务成本。
  (二十八)合作社的经营收入是指合作社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取得的收入,以及销售合作社自己生产的产品、对非成员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合作社一般应于产品物资已经发出,服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经营收入的实现。
  合作社的其他收入是指除经营收入以外的收入。
  (二十九)合作社的经营支出是指合作社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发生的实际支出,以及因销售合作社自己生产的产品、对非成员提供劳务等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
  管理费用是指合作社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业务招待费、无形资产摊销等。
  其他支出是指合作社除经营支出、管理费用以外的支出。
  (三十)合作社的本年盈余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本年盈余=经营收益+其他收入-其他支出
  其中:
  经营收益=经营收入+投资收益-经营支出-管理费用
  投资收益是指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发生的投资损失后的数额。
  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现金股利和债券利息,以及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投资损失包括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三十一)合作社在进行年终盈余分配工作以前,要准确地核算全年的收入和支出;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真实完整地登记成员个人账户。

  三、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表

┌─────────────┬────────┬─────────────────┐
│顺序号          │科目编号    │科目名称             │
├─────────────┼────────┼─────────────────┤
│             │        │一、资产类            │
│1             │101       │库存现金             │
│2             │102       │银行存款             │
│3             │113       │应收款              │
│4             │114       │成员往来             │
│5             │121       │产品物资             │
│6             │124       │委托加工物资           │
│7             │125       │委托代销商品           │
│8             │127       │受托代购商品           │
│9             │128       │受托代销商品           │
│10            │131       │对外投资             │
│11            │141       │牲畜(禽)资产          │
│12            │142       │林木资产             │
│13            │151       │固定资产             │
│14            │152       │累计折旧             │
│15            │153       │在建工程             │
│16            │154       │固定资产清理           │
│17            │161       │无形资产             │
│             │        │                 │
│             │        │二、负债类            │
│18            │201       │短期借款             │
│19            │211       │应付款              │
│20            │212       │应付工资             │
│21            │221       │应付盈余返还           │
│22            │222       │应付剩余盈余           │
│23            │231       │长期借款             │
│24            │235       │专项应付款            │
│             │        │                 │
│             │        │三、所有者权益类         │
│25            │301       │股金               │
│26            │311       │专项基金             │
│27            │321       │资本公积             │
│28            │322       │盈余公积             │
│29            │331       │本年盈余             │
│30            │332       │盈余分配             │
│             │        │                 │
│             │        │四、成本类            │
│31            │401       │生产成本             │
│             │        │                 │
│             │        │五、损益类            │
│32            │501       │经营收入             │
│33            │502       │其他收入             │
│34            │511       │投资收益             │
│35            │521       │经营支出             │
│36            │522       │管理费用             │
│37            │529       │其他支出             │
└─────────────┴────────┴─────────────────┘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