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知识产权在国外被侵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一点也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再有一点就是我国在针对人家技术专利进行再部署的工作方面显得非常薄弱,例如我国在纳米、纳米管技术研究方面都非常先进,在美国也申请了专利,但是,我们每申请一个技术性专利,人家就开始搞一圈的专利来包围我们,这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这些都是我们在国际上面临的问题。
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的发展经验来看,我们还应当认识到,知识产权是世界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发展的趋势中,知识产权工作还将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前不久我到美国和加拿大专门访问了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资产评估协会,了解到大概30或40年以前,美国上市企业的价值构成大约80%为有形资产,20%为无形资产,现在这个比例倒过来了,80%左右是无形资产,20%左右是有形资产。由此可见,这个80%左右的无形资产大蛋糕,大家肯定是都要争的。在这块蛋糕里,我个人认为,绝大部分是知识产权。这也充分说明了为什么家宝总理反复强调,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如何在知识产权这个问题上打好我们手中的牌,来应对人家手中的牌。
(二)国内形势
从国内形势来看,我们的知识产权工作正如前几年预计的那样,越来越重要。从2004年1月13日全国专利工作会议提出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到现在,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大体定位是要解决国家层面上的制度资源的优化配制问题。为了配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们还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战略。
第一个是地方知识产权战略。中央一旦公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决定,我想各地都应当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本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地知识产权战略或实施规划、办法、意见等。
第二个是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过程中,就三个行业进行了一些试探性的研究工作。比如信息产业行业,由信息产业部牵头,分析了信息产业整个行业的状况。接下来应该通过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分门别类地研究,如通信行业、集成电路制造行业等。同样,还有汽车行业等。各专业系统的行业类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类别上,要对比分析我国和外国的情况,找出我们的优势、劣势和不足。就政策管理措施方面的不足,怎样补齐,要理顺关系,从而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要贯彻落实行业类的知识产权战略,如航空航天、核电、铁路轨道系统等。目前,铁道部、国防科工委、国资委等都在准备制定行业知识产权战略,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第三个战略应该说就是企事业单位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重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内部研究、调查,来制定和实施本单位的知识产权战略。
通过这三个支撑性的战略来落实整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这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宏观形势。
具体到国内专利方面的工作来看,这几年的发展是比较顺利的,专利申请实现了高速增长。前不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通过PCT申请的增长量,中国排名世界第一,WTO就此对中国给予了高度评价。虽然从申请质量看,我们还不能过于乐观,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通过这些年的知识产权宣传、推动工作,不少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得到了提高,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外也申请了大量专利。这样才能增加我们谈判的筹码,跟竞争对手形成交叉许可。我们仅从今年的国内专利申请形势来看,1至8月,我局已经受理了39万余件专利申请,其中国内专利申请总量31.8万多件,占总申请量的81.5%,这个比例跟往年差不多。截至今年8月受理的全部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申请为14.9万余件,其中国内申请人,包括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法人,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为8.7万件,占58.4%,比往年略有提高,占国内全部专利申请总量的27.4%。
|